其实唐L纯电才是绝杀,五米尺寸,100度电池。 看到这个配置表,我敢打赌工程师团队绝对在电池包上下了血本。 100度电什么概念? 现在三元锂电池成本每度800-1000元,光电池组就要吃掉8-10万块,这还没算车身模具、智能座舱那些烧钱货。 最近总有人说增程式技术门槛低,这话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某些品牌拿着现成的内燃机平台,套个发电机就敢叫新能源,连正向研发的底盘都舍不得搞。 特别是那些轴距不到3米的"大五座",后排空间全靠削薄座椅填充物,这种偷工减料的套路真当消费者看不出来? 要说成本控制,长安这些传统大厂确实有独门秘籍。五米车身看着唬人,实际上拉长个钢铝混合架构能多花几个钱?关键是底盘调校、电控系统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真金白银。现在新能源赛道早就过了"壳子大战"阶段,没有三电核心技术还敢玩高溢价,市场迟早教做人。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普通消费者就爱看这种神仙打架。一边是堆料堆到天花板的全尺寸纯电,一边是走捷径的增程玩家,你们觉得谁更能代表未来?评论区蹲个预言家,两年后回来挖坟!
请别抹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出事的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是弗迪的电芯,实际上就
【3评论】【1点赞】
名满华夏
增程技术简单,是新能源边际最远的,能耗不占优势。国内理想率先把增程发扬光大,早期还有不少车企先做纯电的揶揄,后来竟然也躬身入局。无它,唯简单耳,布局需要大空间,成本也不低,普遍用于对价格不敏感的大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