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抛弃俄罗斯,向欧美看齐!”2年前,上海交大教授胡伟表示对俄乌冲突有感而发,称中国不应秉持中立,而是与俄罗斯切割开站队西方。让人没想到的是,更早之前他还曾说过中美关系恶化错不在美,而是在中国…… 胡伟教授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其观点自然有值得探讨之处。但他提出的 “中国应抛弃俄罗斯,向欧美看齐” 的主张,不仅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逻辑相悖,更忽视了国际政治的现实格局。 这种观点看似 “理性”,实则充满了对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误判。 先看中美关系。胡伟教授曾称 “中美关系恶化错不在美,而在中国”,这种说法实在难以成立。 自 2018 年以来,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在台湾、香港、新疆等问题上不断挑衅,甚至联合盟友组建 “四方安全对话”(QUAD)、“奥库斯”(AUKUS)等军事联盟围堵中国。 这些行动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是试图维护其全球霸权的本能反应。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源于美国的 “霸权思维”,而非中国的政策调整可以改变。 若中国真如胡伟建议的 “站队西方”,只会让美国更无忌惮地施压,最终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再看中俄关系。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基于两国共同利益的务实选择。这种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却在国际事务中形成了重要的平衡力量。 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俄多次联手否决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决议;在能源领域,2023 年中俄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其中能源合作占比超过 34%。 这种合作不仅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市场。若按胡伟的建议 “与俄罗斯切割”,中国将失去重要的战略纵深,在国际舞台上陷入孤立。 胡伟的观点还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美国主导的 “西方阵营” 从未真正接纳过中国。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到拜登政府的 “芯片法案”,从对华为、TikTok 的制裁到在台湾问题上的步步紧逼,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始终是遏制。 即便中国单方面 “示好”,也难以改变这一本质。正如俄罗斯学者指出的,美国对盟友尚且 “割韭菜”(如《通胀削减法案》损害欧洲利益),又怎会真心接纳中国?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胡伟的主张更是危险。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动的 “印太战略”,本质是打造亚洲版北约,其核心目标就是遏制中国。 中国若抛弃俄罗斯,将使美国得以集中力量围堵,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美国支持下加速军事化,地区安全格局将彻底失衡。相反,中俄合作形成的 “双反”(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战略,正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有效制衡。 历史经验也证明,依附外部势力从来不是强国之道。乌克兰的例子就很典型:这个曾被俄罗斯视为 “兄弟” 的国家,在美国煽动下走向对抗,最终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乌克兰的领土问题看似复杂,实则是 300 年来俄乌共同开疆拓土的历史产物。若中国步其后尘,放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最终只会重蹈覆辙。 胡伟教授的观点,本质是一种 “西方中心论” 的思维惯性。他似乎认为,只要中国接受西方规则,就能获得 “入场券”。 但现实是,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中国外交的风骨在于主持公道正义,而非依附强权。 在这场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讨论中,我们需要警惕 “休克疗法” 式的激进主张。国家利益不是数学题,不能简单用 “站队” 来计算得失。 中国的发展道路,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理解之上。那些试图将中国纳入西方体系的建议,无论包装得多么 “学术”,都掩盖不了其本质上的短视与危险。
“中国应抛弃俄罗斯,向欧美看齐!”2年前,上海交大教授胡伟表示对俄乌冲突有感而发
谈天鉴夕朝
2025-04-12 13:41:33
0
阅读:46
王志強
中国人。不光要烙中国印,还要有一颗中国心!中国人应是一个自己组成的团体,而不是外国人画定的一盘散沙,赵小兰还好一点,骆家辉就已不是中国人,因为它没中国心,在世界上的华人怎乡不能象犹太人一样,为华人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