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出游时肚子饿了,随便找了一个饭馆吃饭。抬头一看,女掌柜面如满月,大惊:“你以后定是一品夫人。”谁知,旁边人哈哈大笑:“她就是一个寡妇,怎么会成为一品夫人!” 这一天,著名的天文学家、相士袁天罡路过此地。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寒冷的天气让他感到饥肠辘辘,便踏进了这家面粉店。抬头一看,见店主王媪面如满月,顿时大为惊讶。 他放下手中的碗筷,郑重其事地说王媪日后必定是一品夫人。此言一出,店里几位食客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指着王媪议论纷纷,说她不过是个寡妇,怎么可能成为一品夫人。 袁天罡却不为所动,仔细为王媪解释了面相之道。他说面如满月者,贵不可言。此等面相在民间少有,更兼王媪眉目清秀,举止大方,绝非平凡之相。王媪对这番预言将信将疑,只是礼貌地笑了笑,继续忙着招呼客人。 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在街上讨饭。王媪见状,立即让小二准备了热粥和馒头,将这些流浪儿招呼进店里。她一边给孩子们盛粥,一边轻声安慰。袁天罡在一旁看得分明,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不错。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博州,一位名叫马周的举人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马周虽然博学多才,但因家境贫寒,到了而立之年还未娶妻。他走遍各地求职,却总是无功而返。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新丰客栈,遇到了一位姓王的店主。这位王公虽是开客栈的,但却有识人之能。他看出马周非池中之物,便送他一两银子作盘缠,还写了一封信,让他到长安城去投靠自己的外甥女。 马周带着这封信,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他不知道的是,在长安城的那家面粉店里,一位面如满月的店主正在等待着命运的安排。而那个关于一品夫人的预言,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验证。 初春时节,马周带着王公的信来到了长安城万寿街的面粉店。恰逢店里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儒生,正在为一篇文章苦恼。马周见状,便上前询问,得知老儒生要修改一篇奏章。马周提笔数改,行云流水,让在场的人无不称赞。 这时,常中郎府上的管事来店里买面粉,看到马周的文采,便向主家提起此事。常中郎正为旱灾奏章发愁,听闻此事立即派人将马周请到府上。马周为常中郎拟了十二条应对旱灾的策略,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常中郎大喜,立即将奏章呈递给太宗皇帝。 太宗看罢奏章,深感内容周详务实。其中不仅有开仓放粮、减免赋税等常规之策,更有疏通水利、兴修水利工程等长远之计。 特别是马周提出要在灾区开设粥铺,招募灾民参与工程建设,既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又为水利工程储备了劳力。太宗龙颜大悦,当即召见马周,并破格授予监察御史一职。 走马上任后,马周在朝堂上多次为民请命。一次,他发现某些官员借赈灾之机中饱私囊,立即上书弹劾。又一次,他发现灾区百姓无力缴纳赋税,便向太宗建议实行差额征收制度。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太宗的采纳,使得灾区百姓渡过了难关。 常中郎见马周为官清廉,且才学出众,便有意为他与王媪牵线。他向马周提起王媪,说起袁天罡的预言。两人在机缘巧合之下,终成眷属。婚后,王媪搬入马周的府邸,夫妻二人相敬如宾。 马周在朝任职期间,勤勉尽责,深得太宗信任。不到三年,便升任吏部尚书。王媪也如袁天罡所言,被封为一品夫人。当年那些嘲笑预言的街坊邻居,看到王媪坐着马车从万寿街经过时,无不感慨命运的奇妙。 多年后,新丰的王公特地来长安探望。看到昔日自己慧眼识珠、搭桥牵线的一对璧人如今功成名就,心中欣慰不已。马周感念王公的知遇之恩,赠予千金相谢。王公起初推辞不受,在马周的坚持下才收下。
626年,李世民强占了嫂嫂玳姬,玳姬日夜咒骂他。李世民大怒,将她秘密囚禁。便在她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