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克星草药!沸水焖3分钟驱寒湿,改善鼻塞各类鼻炎全缓解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之首”,极易侵犯人体阳气,尤其是肺系。
寒邪阴冷、凝滞、收引,侵入人体会致气血不畅、经络阻滞,还常与其他邪气结合,加重侵害,如同其他邪气入侵的 “帮凶”。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寒冷季节,寒邪直中肺窍,使肺气失宣,出现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与湿邪相搏,鼻涕黏腻,头重昏沉,嗅觉减退。
对于寒邪引发的鼻炎,中医先温阳散寒,驱散寒邪,再调理气机,清除痰湿。
今天介绍中药 “细辛”,又名小辛、少辛,古称小将军,是 “温通鼻窍的良药”。其性温味辛,能散表寒、通鼻窍、止痛。
寒邪所致鼻炎患者,可用细辛辅助治疗,基础方功效为温阳散寒、通窍止痛,适合因寒邪引起的急慢性鼻炎,症状有遇冷鼻塞加重、流清涕、鼻窍发凉、舌淡苔白。
临床可依不同证型灵活配伍:鼻涕清稀量多,加干姜、桂枝;头痛甚者,加白芷、川芎;嗅觉减退,配石菖蒲、藿香;肺气虚寒,加党参、黄芪;有咳嗽,加紫菀、款冬花。
需注意,要根据个人实际及体质差异辨证施治,不可盲目套用。
以案说方:患者 35 岁,慢性鼻炎史 6 年,受寒后发作。先鼻窍发凉,后频繁打喷嚏、流清涕,伴头痛、怕冷、鼻塞。
来诊时,鼻塞严重,鼻黏膜淡白,舌苔白润,脉沉紧,诊断为鼻鼽(寒邪犯鼻)。
治疗以温阳散寒、通窍利鼻为主,开方:细辛、辛夷、苍耳子、白芷、桂枝、干姜、石菖蒲、甘草等。
细辛起关键作用,驱散寒邪,干姜、桂枝温通阳气,缓解症状。
患者服用一周,流清涕、怕冷减轻,但仍鼻塞、嗅觉不灵敏。原方加藿香、木香,减细辛量。
再服半月,鼻涕减少,鼻塞缓解。巩固两月后,诸症皆消。随访半年,鼻炎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