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毛主席问邓小平:“我死之后,中国会怎么样?”当时王洪文也在场,听

爱吃凉历史 2025-04-11 17:52:04

1973年8月,毛主席问邓小平:“我死之后,中国会怎么样?”当时王洪文也在场,听过邓小平和王洪文的回答,主席也定下了决心。 1973年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政治动荡刚消停没多久,国内政治还是一团乱麻,经济也还没缓过劲儿来。那年8月,中国共产党开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班子,毛泽东继续当主席,周恩来、王洪文等人当副主席。这次会议表面上是定了新格局,可底下暗流涌动,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咋样。毛泽东那时候身体已经不太行了,但他脑子还清醒得很,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对国家的前途操碎了心。这次问话,其实是他想看看身边的人有没有接好班的能耐。 先说毛泽东,大家都知道他是开国大佬。1893年出生在湖南韶山,从小就倔强,年轻时跑去搞革命,井冈山、延安,一步步带着队伍打天下。到了1973年,他已经80岁了,身体垮得厉害,可还是放不下来国家的事儿。每次开会,他都盯着地图琢磨,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国家会不会乱套。 再看邓小平,1904年出生在四川广安。早年去法国打工读书,后来回国投身革命,长征、抗战、建国,啥苦都吃过。1973年,他刚被重新拉回政治舞台,之前被批斗过,吃了不少苦头,可这人就是韧性强,脑子清楚得很。他看问题总能抓住重点,不瞎喊口号,务实得一批。 最后是王洪文,1935年出生在吉林长春,工人出身,靠着中国动荡爬上来,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主席。他是那时候的“新星”,风头正劲,可底子薄,政治经验跟邓小平比差远了。他说话做事有点愣,想法简单,靠的是对毛泽东的忠诚度撑场面。 1973年8月,十大的会刚开完,毛泽东在中南海找了邓小平和王洪文聊了一场。这次不是随便拉家常,他直接问了个大问题:“我死之后,中国会怎么样?”邓小平想了一下,说国家可能会碰上战争,意思是外有威胁,内有隐患,得早做准备。王洪文呢,回答得挺直白,说中国会接着按毛泽东的路走下去,没啥大变化。毛泽东听完,觉得邓小平看得深,看得准,对王洪文那套“照旧”的说法没啥反应。后来,他跟邓小平交代了一些权力调整的事儿,显然是更信任邓小平的判断。 毛泽东问这个,不是一时兴起。他晚年最怕的就是自己一走,国家乱了套。政治动荡弄得人心散了,经济也垮了,他心里明白得很。再加上外面苏联虎视眈眈,美国那边关系也没完全缓和,他怕中国扛不住内忧外患。所以,他得找个靠谱的人,把国家稳住。那次谈话,他其实是在“面试”邓小平和王洪文,看看谁能扛得起这副担子。 邓小平那句“可能会爆发战争”,不是随便说的。他经历过抗战,知道国家弱了就容易挨打。1973年那会儿,中苏关系紧张得很,边境上摩擦不断,美国那边虽然刚缓和了点,但也靠不住。他觉得中国得先稳住内部,再想办法发展,不然真打起来就完了。毛泽东听完挺满意,觉得这人不仅看清了问题,还有办法解决,后来果然把不少大事儿交给了他。 王洪文那回答,乍一听挺忠心,说会按毛泽东的路走。可细想想,太空了,没啥实际东西。毛泽东没表态,估计是觉得这回答太嫩,缺了点独当一面的劲儿。王洪文后来也感觉到了,试着多学点东西,可惜没多久就翻车了。 这次谈话后,毛泽东心里有了谱。他觉得邓小平靠谱,能接班,就开始调整权力布局,把一些关键位置上的人挪了挪,防着有人搞乱。具体的安排虽然没公开,但从后来邓小平的上位看,毛泽东是真把担子压他身上了。王洪文呢,虽然还挂着副主席的名头,可影响力明显不如邓小平。这次谈话,算是给未来定了个调。 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了,全国上下都懵了。那时候,王洪文还在台上,可没过一个月,他就被抓了。1981年,他被判了无期徒刑,1992年病死在监狱里,57岁,政治生涯彻底歇菜。邓小平呢,熬过了动荡,1978年正式掌舵,搞了改革开放,把中国带上了新路子。1997年,他93岁去世,后人说他救了中国的经济,这话一点不夸张。

1 阅读:308

猜你喜欢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