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马丽在为乡亲看病返回卫生站途中,不幸掉下悬崖,不仅怀胎三月的孩子没了,而且还让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她十分悲痛,决定离开这里。没想到,1名6岁女孩扑上来抱住她,嘴里喊着:孃孃,以后我就是你闺女。 马丽出生在凉州的一个农家,家境贫寒,但她从小就目睹了村民们因医疗条件差而忍受病痛,甚至有些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丧命。 那时,她立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回到这个贫困山区,守护她的乡亲们。于是,她拼尽全力考上了四川省卫生学校,成为了家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 2001年,刚刚毕业的马丽带着满腔热血回到了家乡。 当她跟随父亲走进洛基村的卫生站时,看到简陋的环境,不由得愣住了:屋顶破旧,地面泥泞,墙壁也大多用木板搭建而成。这里甚至没有电,照明只能依靠蜡烛或者煤油灯。 “爸,这里……”马丽的声音有些颤抖。 父亲叹了口气:“你能坚持下来吗?不能的话就回家去。” 马丽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能的,爸。我已经做了这个选择,就没有回头路。” 可是,村里的人对她并不看好。大多数村民认为,像她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能坚持多久?一个月?两个月?甚至连村里的几位曾经来过的医生,都未曾撑过半年,便相继离开了。 有个老太太听说马丽一个人会住在卫生站,摇着头笑道:“她才多大呀?这地方根本不适合待人,别说女人了,男人也受不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似乎对她的坚持并不看好。 不过,马丽依然坚定地对他们说:“你们有什么病,就来找我。只要我在这里,就一定为你们治病。” 日子一天天过去,却没有一个村民来找马丽看病,因为大家都不相信她。 就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时,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村民们对她的看法。 某天晚上,村里一位孕妇突然临产,由于大雨滂沱,根本无法送到县医院。 家属急得团团转,只好找到了马丽,而马丽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背起医药箱,冲进大雨中。 “马医生,快点,快点!”产妇的家人焦急地催促着。 马丽在雨中飞奔,雨水几乎将她浑身湿透,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她赶到产妇家时,看到产妇已经痛得无法动弹。 她赶紧安慰道:“别怕,有我在,孩子一定能顺利生下来。” 马丽的操作很熟练,在她的引导下,不久,婴儿的啼哭声终于响了起来。 产妇激动得泪流满面,连声道:“马医生,你真厉害!谢谢你!” 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村民们对她的看法,大家纷纷带着鸡蛋、蔬菜和一些土特产来感谢她。 从此,马丽不再是那个“可能撑不下去的小姑娘”,而成了村里的“马孃孃”。她不仅帮助村民治病,甚至给村里顺利接生了400多个孩子。 然而,生活并未对她温柔以待。 2004年9月,马丽已经怀孕三个月,虽然自己有身孕,但她依然坚持每天给村民看病。 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摔伤了腿,需要包扎。马丽心想着,卫生站只有自己一人,万一有急诊情况,她必须回去。于是,她没有犹豫地背起药箱,准备赶回去。 “路上不安全,我送你。”老人坚持要护送她,但马丽却摆摆手:“不用,老人家,我会小心的。”她挥挥手,转身走向山路。 谁知,山路异常崎岖,夜色又黑,她不小心滑倒,整个人跌落进了几米深的山崖。 第二天,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医生告诉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没了,而她的子 宫也受到了严重损伤,以后将无法再怀孕。 这个打击让马丽彻底崩溃了。她无法理解:“我接生了那么多孩子,为什么我却保不住自己的孩子?” 她曾如此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然而,这一切却在一次意外中彻底断送。 她的伤痛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心灵。那个本该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却变成了无法愈合的伤口。 她决定离开,回到家乡去过平凡的生活,不再面对这份无法治愈的痛。 然而,就在她打算收拾行李离开的时候,村民们得知她的决定后,纷纷聚集到卫生站门口。大家沉默不语,站在那里,脸上写满了不舍。 突然,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跑过来,扑进马丽怀里,哭着喊道:“孃孃,你不要走,好不好?我做你闺女,留下来!” 这一刻,马丽的眼睛湿润了。那些曾经被她亲手接生的孩子们,也围了上来,一个个喊着“马孃孃,留下来!” 她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听着孩子们的呼唤,心中涌上一股暖流。她明白,如果自己走了,这些孩子将无法再得到及时的医疗,而那些病痛未愈的乡亲,也会回到曾经无法依靠的困境中。 马丽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轻声说道:“孃孃不走了,孃孃留下来。” 话音刚落,周围的乡亲们纷纷拥上前,几位大娘甚至放声痛哭。大家互相抱着,她们明白,马丽的坚守,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责任,更是对每一位乡亲生命的承诺。 从那时起,马丽再没有离开过。她继续穿行在深山峡谷间,无论多么辛苦,她始终不曾后悔。 这份无私的爱和坚守,成了洛基村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成了她自己最宝贵的财富。这样的故事火了 诉说真实的故事
2004年,马丽在为乡亲看病返回卫生站途中,不幸掉下悬崖,不仅怀胎三月的孩子没了
九州兔吹不散
2025-04-09 23:14:18
0
阅读:31
jm糖雅
凉山州,不是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