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曾国藩 撰文:赵立波 若说曾国藩是晚清最“拼命”的人,毫不为过。他一手缔造

江左太守话历史 2025-04-09 14:08:22

病人曾国藩 撰文:赵立波 若说曾国藩是晚清最“拼命”的人,毫不为过。他一手缔造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推动洋务运动,堪称“中兴名臣”。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圣人”一生被疾病缠身,甚至因身体垮塌而多次萌生退意。从30岁到61岁,他的病痛如影随形,最终在身心俱疲中离世。今天,我们便揭开这位历史巨人鲜为人知的“病痛人生”。 早年“自虐式修身”,埋下病根 曾国藩并非天生体弱,但30岁后,他以“学做圣人”为目标,开启极端自律模式:每日静坐、写日记反思、严苛节欲。然而,这种近乎自虐的修身方式,却让身体亮起红灯。 耳鸣缠身:31岁起,他日记中频繁出现“耳鸣不止”“微劳即鸣”的记载,严重时“如万蚁噬心”,连读书治事都难以为继。 -失眠吐血:为践行“日课十二条”,他强迫自己彻夜苦读,结果32岁吐血数口,吓得家人连夜求医。他在家书中哀叹:“天不欲成我之学问”,甚至想辞官归隐。 - 眼疾初现:36岁戴老花镜,60岁右眼失明,左眼仅存模糊视力。晚年处理公文时,常需将文书贴在鼻尖才能勉强辨认。 曾国藩的病痛在军事生涯中急剧恶化。战场压力、过度操劳、恶劣卫生条件,让他的身体“千疮百孔”。 皮肤病:奇痒如蚁噬 。35岁起,他全身长满“蛇皮癣”,奇痒难耐,抓挠后血肉淋漓。军事不利时,他“癣痒异常,手不停爬”,甚至因抓破皮肤感染而高烧不退。侍妾需轮班为他搔痒,夜间仍难以入眠。 长期焦虑导致脾胃失调,他常年腹胀、腹泻、多汗,日记中多次提到“腹痛如绞”“冷汗透衣”。同治年间,他因过度劳累一度呕血,被幕僚称为“行走的药罐子”。 50岁后,他频繁眩晕、脚麻,左手颤抖到无法握笔。医生诊断为“肝风内动”,他却强撑病体批阅奏折,直至61岁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 1870年天津教案后,曾国藩身心彻底垮塌。 他背负“卖国贼”骂名,自嘲“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学生赵烈文探病时,他直言“吾日夜望死”,甚至将棺材摆在书房旁,直言“唯祈速死为愈”。 此时他右眼已盲,左眼仅存光感;右腿麻木如蚁行,需侍从搀扶行走;牙痛发作时“绕屋彷徨,不能治事”,只能靠冰敷缓解。 他毕生追求“澄清天下”,却目睹清廷腐败不可救药。临终前写下《刘松山墓志》后,他喃喃道:“此生学业毫无成就”,最终在南京溘然长逝。

0 阅读:0
江左太守话历史

江左太守话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