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绝让步之后,美国副总统迅速前往印度访问:此次访问成败至关重要! 美国对印度

醉卧桃花眠 2025-04-09 09:34:50

中方拒绝让步之后,美国副总统迅速前往印度访问:此次访问成败至关重要! 美国对印度钢铁产品加征26%的关税,按常理说,这种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动作早该招来反制。 可印度政府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忍气吞声”,不仅没加征报复性关税,还公开表示“理解美国的担忧”。 白宫立马像捡到宝似的,赶紧派万斯带着安全顾问沃尔兹去印度“贴热脸”,说白了就是想把印度包装成“顺从美国的典范”。 借此告诉其他国家:“你看,听美国话才有甜头吃,跟中国硬刚没好下场。” 美国这步棋打的是“分化瓦解”的算盘。 在中美贸易战胶着的节骨眼上,美国急需在全球供应链里找“替代中国”的样板,而印度庞大的市场和人口红利,正好符合美国“去中国化”的战略构想。 更关键的是,印度这些年一直跟美国眉来眼去,又是加入“四边机制”,又是跟美国搞联合军演,在科技合作上也不断靠拢,比如允许美国企业在班加罗尔建芯片封装厂。 美国觉得,只要把印度哄高兴了,让它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表率”,就能在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形成示范效应,让其他国家觉得“得罪美国不如顺从美国”,从而孤立中国。 万斯此行除了夸印度“识大体”,还带着实实在在的“好处”,承诺加快向印度出口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开放更多农产品市场。 甚至暗示可能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些都是印度梦寐以求的“大饼”。 印度心里清楚,美国加征26%的关税虽然伤了印度钢铁企业,但换来的是美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倾斜,这笔账很划算。 更何况,印度这几年一直在搞“印度制造”计划,急需美国的投资和技术来填补产业链缺口。 比如2023年美国苹果公司把15%的iPhone产能搬到印度,带动了当地300多家零部件厂商,这种“美国市场+印度制造”的模式,让印度尝到了甜头。 但是印度真的能给中国带来压力?真要跟着美国对抗中国,印度自己的制造业供应链先得断半截。 印度也一样,组装iPhone的电路板、电池80%依赖中国供应商,万斯在新德里喊破嗓子,也改变不了“离开中国供应链,全球制造业就得打摆子”的现实。 万斯此行与其说是“树立典范”,不如说是在国际舞台上表演了一场“单边主义的独角戏”——世界早就不是美国说了算的“一言堂”,靠拉帮结派搞对抗,最终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立。 中国拒绝让步的底气,从来不是来自盟友的支持,而是14亿人共同打造的完整产业链和庞大市场——这才是美国怎么都拆不散、打不垮的“钢铁长城”。

0 阅读:2
醉卧桃花眠

醉卧桃花眠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