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上海滩出了桩奇闻,副市长亲爹要房被拒。左宗棠曾孙左景鉴颤巍巍写下申请书

访枫说人间百态 2025-04-08 16:25:32

1996年上海滩出了桩奇闻,副市长亲爹要房被拒。左宗棠曾孙左景鉴颤巍巍写下申请书,字里行间都是游子归乡的渴望。这位西南医疗拓荒者不会想到,亲手驳回请求的竟是自己的副市长女儿。 那年八旬老专家托人递信,求分套带电梯的养老房。信纸背面压着沉甸甸的资历:新中国第一批援建重庆的上海医生,三十年间把西南医疗从赤脚诊所带到三甲医院。可当申请书转到副市长左焕琛案头,笔尖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 "爹,您当年怎么教我的?"左焕琛攥着退回的申请喃喃自语。记忆倒回1949年那个雨夜,父亲突然退还组织分配的小洋楼。16岁的她抱着被褥站在弄堂口,看着搬家卡车碾碎梧桐落叶。"爸您疯啦?这房子可是咱家该得的!" 左景鉴把钥匙交给房管员,转身掏出两张火车票:"去重庆的专列明早就开。"山城三十载,他带着医疗队翻过巫山十二峰,在煤油灯下写出《野战外科急救手册》。有年除夕接诊军属难产,硬是徒步四十里雪路保下母子平安。 "要房的事您别怨我。"副市长办公室的电话线发烫,左焕琛握着听筒眼圈泛红。电话那头传来沙哑笑声:"傻闺女,当年退房是我教你的第一课,今天这课算补考。"老人望着窗外的黄桷树,仿佛又见外滩钟楼。 1997年早春,左景鉴的骨灰随江流东去。黄浦江畔没有他的房产证,但重庆歌乐山下立着块无字碑,病愈的老乡们自发轮流扫墓。有记者追访副市长旧事,左焕琛翻开泛黄的笔记本,扉页字迹苍劲:"共产党员的体面,不在几尺房产证。"

0 阅读:16
访枫说人间百态

访枫说人间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