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是斗不赢中国,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先对不起中国,才导致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朋友”。 在新疆有一座神秘矿脉,六十多年前,这里的矿工们夜以继日的开采矿石,这个矿脉的稀有金属矿石不仅为我国两弹一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为我国偿还了47%的前苏联外债。 这个矿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由我国和前苏联一起共同开发的,但到了六十年代中苏交恶后,便由我国独立经营开采。 而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中国在短期内偿还抗美援朝时期欠下的52亿9千万巨额债务,这个矿坑产出了超过二十亿的价值。 二十亿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并不多,可在当时正好恰逢三年困难时期,明明曾经是并肩作战的红色伙伴,而苏联却在这时候落井下石。 时间来到1991年圣诞节第二天,明明是一个各方各面都可以和当时的美国掰一掰手腕的世界超级大国,却轰然倒塌。 后来不少人都说,如果苏联当年没和中国闹翻,或许就不会输掉冷战。 中国在发展初期依靠苏联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迅速建立起一系列工业、军事和科研体系。 那时的中苏同盟曾让西方夜不能寐,但看似是完美的组合,实际上却如同烈日下的冰棍一般,甜蜜却短暂。 苏联领导层在批判斯大林和推动“去斯大林化”的过程中,与毛主席提出的革命道路和战略思路发生了激烈碰撞。 尤其是在涉及军事合作与技术援助的问题上,苏联提出的一些看似“大国外交”的要求,其实是对于中国主权问题上的干涉。 在1969年珍宝岛冲突时,苏联甚至动过核打击的念头。这就暴露出了所谓的“塑料兄弟情”,中国一旦拒绝成为附庸,两国立即剑拔弩张。就像合伙开公司的朋友,赚钱时称兄道弟,分账不均就撕破脸皮。 从那之后,苏联不仅撤走了大量在华专家、终止了关键技术合作,更在战略上远离了中国。 中国当时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好在通过自己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赶超,才拥有了如今的强国面貌。 和中国交恶后的苏联渐渐走向了一个“死胡同“之中,那时候的苏联被称为“瘸腿的巨人”,军工占GDP的三分之一,却连像样的电视机都造不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内部的腐败,让国家这个大机器日益生锈,最终吞噬了整个机体。 和阿富汗消耗的十年,劳民伤财。巴黎统筹委员会的五千项技术禁运,让这个国家被锁死在工业2.0时代。 1985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导致苏联逐年亏损大量的美元外汇,占了全国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二,这记重拳直接打断了经济脊梁。 而如果苏联没有和中国交恶,而是继续抱团取暖,在当时形成的反美联盟无疑会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增加苏联的筹码和影响力。 中国虽然当时“其貌不扬”,但是隐藏的优势众多,是个极具潜力的国家,在很多地方和苏联都可以做到取长补短。 然而,苏联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强硬和傲慢,使得中苏关系逐步破裂。 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在的“朋友”,苏联在面对美国时显得孤立无援,国内也因经济体制僵化和军备竞赛带来的沉重负担而愈加捉襟见肘。 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光靠军事和经济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外交智慧和战略伙伴的维系。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主要信源:都市消费晨报《揭秘可可托海:助推两弹一星腾空而起》 光明网《亲历者讲述珍宝岛保卫战鲜为人知细节》 河北共产党员《走向破裂的边缘: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1958》
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
清风明月英雄
2025-04-08 10:21:08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