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康熙下了早朝,遇上一个小太监,小太监见了皇上转身就跑。康熙心想怎么不懂一点礼,让三德子去看看。三德子追上小太监,不料小太监竟然咬舌自尽。 这可把众人吓了一跳,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康熙立刻看向三德子,说道:“你怎么他了?是不是你吓唬他了?要不然怎么就咬舌自尽了呢?” 三德子一脸委屈连连说道:“万岁爷,您可看见了?我什么也没做呀,只是追上他,问他在干什么?一个手指头也没碰着,也不知是为什么,他这么想不开,就咬了舌头。” 康熙这边的动静终于引起了主管太监的注意,大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匆匆赶了过来,一见眼前这场景,立刻傻了眼,大太监心里正犯嘀咕呢,康熙说话了。 康熙问大太监:“这小太监是不是你管着的?” 大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称是,他头也不敢抬,回复道:“这小子确实隶属奴才管辖,但他是新来的,奴才对他也不甚了解。” 眼见大太监神色恍惚,也问不出什么来,康熙立刻命三德子搜查小太监的身上。 三德子里里外外搜查了一遍,最后,从小太监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个铜鼎。 三德子不敢怠慢,立刻将铜鼎交给了康熙。 康熙拿着铜鼎,左看看,右看看,一脸的疑惑,他对众人说道:“这就是一只普通的鼎啊,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大太监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有话想说,但想了想,还是把话咽进了肚子里。 三德子说话了:“万岁爷,这只鼎在您的眼里平平无奇,但是在小太监的眼里,它可是奇珍异宝啊!” 康熙依然不以为意:“这么小小的一只鼎,还能值多少钱?再说了,钱还能有生命珍贵吗?何至于为了这么一只普通的鼎,丢掉自己的性命啊!” 三德子心说,万岁爷生活的衣食无忧,享尽了天下的荣华富贵,自然是不了解民间疾苦的,这些小太监都是万般无奈,生活不下去了,才净身来到了宫中。 纵然是有一点办法,也不可能走上当太监的这条路。 眼前这小太监肯定是走投无路,想偷点东西换钱给家里,没想到手艺不精,一下子就给万岁爷撞破了。 三德子虽然这样想,但是可不敢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只能在一边点头称是。 康熙又继续说道:“身体发肤乃是父母所给,怎肯为了一点钱财轻易丢弃?” 大太监也在一边唯唯诺诺,众人都看着康熙的脸色,谁也不敢轻易发言。 康熙看了看死去的小太监,说道:“这小太监看着也就十几岁,就这样死了,真是可惜又可怜。” “早知道他喜欢这物件,朕就是赏了他又如何?这么一件小小的东西,何至于不要命啊?” 康熙的脸上露出悲悯的神情,这万岁爷怎么能了解社会底层的痛处。 康熙这样说着,并没有注意旁边大太监的神色,其实对这个小太监的所作所为,大太监是知情的。 原来这个小太监偷东西并不是一次两次了,他偷东西也不是为了换钱给家里,而是受了大太监的指使,宫里的宝贝多了去了,少一件两件,皇帝也发现不了。 大太监经常命手底下的小太监,将所偷的东西偷偷拿出宫售卖,售卖的钱大部分都落入了大太监的口袋中,只赏赐给小太监几个铜板,作为奖励。 小太监们敢怒不敢言,如果得罪了有权有势的大太监,他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这个小太监也是运气太差,刚把这只鼎拿在手里,就不小心遇到了皇帝。 小太监知道自己被抓住后,肯定会遭到严刑拷打,他是万万不敢把实情和盘托出的,大太监在宫里有权有势,肯定会让他生不如死,他对自己的生命根本没有话语权。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小太监才在被撞破的第一时间放弃了生命。看着小太监命丧黄泉,大太监暗暗松了一口气,心说这小子还算识时务,用自己的一条贱命免除了一番折磨。 对于这一切,康熙却是不知情的,他只是通过表面现象,判断小太监是为了钱财才实施了偷盗行为,这其中的端倪,高高在上的皇帝又从何得知呢? 不过,康熙身边有三德子这样的得力助手,以三德子的灵巧和聪明,只要发现事出有因,肯定会追究到底,距离真相浮出水面的时间也不远了。
1729年,52岁的雍正召13岁马氏侍寝。是夜,马氏被送到了龙榻之上,雍正侧躺着
【5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