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仅十年间就生了六胎,唏嘘的是,乾隆却不让她自己养孩子,她生一个就被送偶走一个

令妃仅十年间就生了六胎,唏嘘的是,乾隆却不让她自己养孩子,她生一个就被送偶走一个。更令人疑惑的是,她的死因是慢性中毒。 雍正五年,九月初九,正值金秋时节,当朝官员魏清泰家中传出了婴孩响亮的啼哭。 魏姓一家人围在床边,看着襁褓中水灵可爱的女娃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女孩儿的降生,为宦途受压不达意的魏清泰带来了希望,也为魏家带来了希望。 时光匆匆,似水而逝,转眼间,那个还在乳母怀中咿呀学语的女婴,便出落成了豆蔻年华正当好的姑娘。 魏氏满怀着憧憬和期待,被家人送上了去往皇宫的轿子。 春风唤醒酝酿了一个冬天的生机,带着少女的心事吹向紫禁城。 朱门重重,开合间,魏氏已然成为千千万万个为生计,亦或为家族而于深宫之海里沉浮的游鱼之一。 初来乍到,且家世并不显赫,想要摇身飞上梧桐枝实在太难。 魏氏身着素简的宫装,与一众宫女穿梭在后宫里为各宫妃嫔做杂活。 随着入宫的日子变久,魏氏出落得越发漂亮。 若将初进皇宫的豆蔻少女比作花苞,那么如今的魏氏已然是一朵迎风散送暗香的盛放之花了。 在后宫中,容貌姿色本来就是女子提升地位并得到权势与财富的资本。 资本既然已经有了,野心便日益蓬勃起来。 每日夜里,魏氏都对着铜镜,看着自己姣好的面容期待着明天。 魏氏自幼聪明伶俐,在家中深得家人欢喜,在宫中做事也深得领事嬷嬷的喜欢。 终于一日,在帮嬷嬷跑腿时,她跑进了乾隆皇帝的视线里。 少女的身子初长开,因为身份低微所以未施厚重的粉黛,在尽态极妍的后宫更是一股清流。 正因朝政之事而郁郁不乐、独自散心的乾隆恰好看到了她,霎时,六宫粉黛无颜色。 魏氏得到了乾隆的宠爱,在后宫中平步青云,自此便在宫中立足并深深扎根。 后宫勾心斗角,争宠纷乱不断,妃嫔保住地位的方法便是母凭子贵,魏氏也是如此考量。 趁着圣宠正浓,她需要膝下有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苍天不负有心人,乾隆二十一年,已是令妃的魏氏为皇帝生下孩子。 毕竟年轻又初为人母,魏氏内心充满了欢喜,她满怀着期待,她将把小公主养大成人,成为她在深宫中的庇护。 然而,这期待未能如愿,因为乾隆皇帝已然陷入了魏氏的温柔乡。 他沉溺于她的一颦一笑,痴迷于她的天真与自然。 君王虽未不早朝,圣心却夜夜在卿侧了,他下令送走了魏氏生下的小公主并迫不及待召她侍寝。 他的爱妃只消日日伴他身侧,哄他开心便是,更何况令妃因为自己的宠爱已是位高权重,若再加上皇子,对前朝后宫都有威胁。 魏氏在后宫中的位份愈加高重,她似乎完全不需要依靠孩子来抓住皇上的心。 受到皇恩的十年来,由于皇帝频繁临幸,她为皇帝上生下了很多的阿哥和公主,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在她身边长大。 伴君如伴虎,魏氏也曾无数次思考为何自己不能亲手将孩子养大成人。 可是身为妃子,她只能遵从皇上的意愿,尽力去顺得皇上的心意,做贤惠懂事又不失新鲜感的妻子。 魏氏虽得乾隆宠爱,却终究也是凡间的普通女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月的飞度,她会老去,脸上会长皱纹,皮肤也将不再像昔年那般,会长出白发。 更加严峻的是,皇帝的过分宠爱在给她荣耀的同时,也伤害了她的身子。 她像以前一样面对着铜镜,看着镜子里已有岁月浅浅痕迹的脸,长叹了一口气。 魏氏生性聪敏要强,她自然不会就这么任由自己羸弱老去。 为了能让自己的身子好起来,养住精神,她请太医为自己诊治。 她是皇上枕边的红人,太医皆不敢怠慢,为养好她的精神,太医院上好的药材都进了魏氏宫中。 安神养颜,药需朱砂,随着魏氏身子状况的变化,朱砂用量逐渐增加。 她自然知道朱砂久用对身体会有另外一种危害,可她管不了那么多。 然而朱砂久用,终积成疾,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魏氏香消玉殒。 她望着窗外的红墙回忆起自己的一生,走马灯现,她笑起来,满意的闭上眼睛。 她这一生都没有白费,无论是接到的甜还是承受的苦。 她死后,皇帝谥号其为懿皇贵妃,在乾隆六十九年封其子永琰为皇太子,并追封她为孝仪皇后。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