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重病在床,他觉得自己快死了,就给妻子卢氏下遗嘱:“我死后,你还年轻,不必为我守寡,找一个好男人嫁了吧,好好对待他!”她大哭着离开,回来时,手里竟握着鲜血淋漓一物,她剜目明志!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古人多称其字,故世人多称房玄龄。 房玄龄善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两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并称“房谋杜断”,后世多以房谋杜断称呼名臣,其声名可见一斑。 他出身官宦世家,家学渊源,他的父亲非常好学,素有辩才,是当地闻名的学者,甚至有外地学子专门上门请教。 在这种家族文化的熏陶下,房玄龄从小博览经史,通读五经,精于诗文,尤其对谋略和辩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为他后来成为声名显赫的能臣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父亲的要求和提点下,房玄龄一直心无旁骛专攻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18岁时就中了进士。 18岁的年轻进士,这让整个州的人都震惊了,媒婆差点没踏破了他家的门槛。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房玄龄迎娶夫人卢氏。 卢氏秀外慧中,贤惠能干,是当地有名的才女。 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男主外女主内,他在外辛苦谋划,卢氏就是他温暖的后盾,在家孝敬父母,生儿育女,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 不管多忙,卢氏都会亲手料理房玄龄的衣食住行,从不说累。 不管回家多晚,卢氏总会给房玄龄留一盏灯,他十分感念卢氏的辛劳,对卢氏非常爱重,家里只有卢氏一位夫人,没有其他莺莺燕燕,完全没有官员三妻四妾的样子。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多路势力割据。 当时唐高祖李渊率兵入关,房玄龄深谋远虑,眼光独到,在渭北的时候就投入秦王李世民门下,成为谋臣。 从此,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网罗人才,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玄武门兵变,房玄龄冒着生命危险站在了秦王李世民这边,帮忙其成功登上皇位。 李世民对他非常赏识,夸他有“绸缪帷幄,定社稷之功”。 登上皇位后,李世民对追随他的臣子论功行赏,房玄龄以功高受封邢国公。 随着房玄龄官越做越大,卢氏渐渐年老色衰,她怕房玄龄沉迷酒色,中了有心之人的陷阱,于是对房玄龄越管越严。 房玄龄虽有怨言,但是念及老妻从少年就嫁给自己,一直担惊受怕,小心操持家里,又默默忍下,只是这个“妻管严”的名声倒是传了出去。 一次,唐太宗李世民设宴款待有功之臣,房玄龄也在其列。 酒酣耳热之际,有人调侃他堂堂七尺男儿,奈何畏妻,房玄龄听到了,醉意上头的他大声反驳,不惜大吹牛皮。 唐太宗听了,借着酒劲,故意给房玄龄赐了2个身娇体软的美人。 他哪里敢收,又不敢抗旨,最后硬着头皮把美人带回家,卢氏果然大发雷霆。 唐太宗听说此事,为了杀一杀卢氏的锐气,下旨召见卢氏,要求卢氏要么收下美人,要么喝下御赐的“毒酒”。 房玄龄知道妻子刚烈,赶紧下跪求饶,抱住卢氏大哭。 谁知卢氏一言不发,直接上前一步,端起“毒酒”一饮而下。 唐太宗当然不会因为这点事情毒杀臣妻,看到卢氏毫不犹豫喝下毒酒,也敬佩卢氏刚烈,笑着说明“毒酒”根本不是毒酒,是晋阳盛产的陈醋。 从此,“吃醋”就成为嫉妒的代名词。卢氏刚烈善妒之名也传扬开了。 房玄龄孜孜奉国,夙兴夜寐,终于还是生病了,请了无数医士都看不好,唐太宗特意赐御医到房府给他看病,也总是不见起色。 病情越来越重,房玄龄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趁着卢氏给他喂药,他紧紧地抓住卢氏的手,给她下了遗嘱:“我死后,你不必为我守寡,再找个男人嫁了吧,好好跟他过日子,不用想着我。” 卢氏用力抹了一把眼泪,把药碗用力放在桌子上,急匆匆往外跑。 再回来时,她的脸上都是鲜血,手上抓着血淋淋的东西,竟是剜目明志! 她狠狠地把眼珠甩到房玄龄身上,咬牙说:“你看着吧,你要是敢现在丢下我,我马上跟你去,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不知道是不是起了作用,房玄龄竟真的一天天好起来,他也越发敬重卢氏,两口子夫唱妇随,继续为唐皇朝做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房玄龄重病在床,他觉得自己快死了,就给妻子卢氏下遗嘱:“我死后,你还年轻,不必为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4-07 08:50:05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