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翻脸,特朗普已对俄下通牒,中印被逼做选择,中方回了一句话 事情还得从普京视察新型 “阿尔汉格尔斯克” 号核潜艇时说起。普京当时提议,乌克兰应重新举行大选,并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临时管理机构。 普京还援引乌克兰宪法条款,质疑战时延长总统任期缺乏法理依据,这对靠西方 “输血” 的基辅当局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 毕竟,美国国会都在为要不要再给乌克兰 600 亿美元援助吵得不可开交呢。 俄外交部后续补充的 “实施细则” 更是暗藏玄机:临时管理机构需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中俄立场相近,美英法态度又模棱两可,这几乎就等于让基辅当局在俄军面前签 “城下之盟”。 普京还列举东帝汶、新几内亚等联合国托管案例,想把乌克兰问题国际化,直接把高举 “主权” 大旗的北约国家给 “绕晕” 了。 面对普京这凌厉攻势,特朗普哪能坐得住。3 月 28 日,他在海湖庄园挥杆间隙就宣布,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 25%-50% 的 “二级关税”。 这政策被《华尔街日报》称作 “关税核弹”,一旦落地,与俄罗斯有能源交易的企业都得被踢出美国市场。 数据最能说明这场能源战有多残酷。俄罗斯每天海运出口 450 万桶原油,印度、土耳其、中国这三大买家就占了 60%。 要是关税生效,光印度买一桶俄油就得再多花 12-25 美元,莫迪大概率得转头去买沙特原油。 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占联邦预算 45%,这可是 “命根子”,要是被切断,克里姆林宫的 “钱袋子” 可就得见底了。 但特朗普打的算盘可不止这些。2025 年 1 月,美国原油出口量达创纪录的 450 万桶 / 日,和俄罗斯直接 “杠上” 了。 打击俄油买家,既能抢市场份额,又能讨好国内页岩油巨头,这些可是特朗普竞选的大金主,当年油价暴跌时破产重组,现在都盼着特朗普给 “回血” 呢。 这场危机,把美俄领导人多年来的暧昧关系彻底给 “撕烂” 了。2016 年特朗普刚就职,还夸普京是 “强有力的领导者”,2020 年大选时两人还就疫苗合作通过电话。 可如今,连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都承认,两国领导人间信任 “裂开了大口子”。这裂痕,说到底还是战略误判。 特朗普本想靠 “30 天停火”“黑海局部停火” 等招,让普京在顿巴斯问题上让步,结果俄军利用停火间隙,在库尔斯克方向突袭,两个月就把战线往西推进了 15 公里,特朗普这脸被打得 “啪啪” 响。 更气人的是,美国情报系统也 “掉链子” 了。3 月中旬,美国中情局突然切断对乌克兰卫星情报共享,乌军多个防空阵地被俄军 “匕首” 导弹端了。 后来一查,竟是白宫怕冲突升级下的决定,反倒帮了俄军大忙,特朗普估计得气到 “跺脚”。 美俄在能源战场杀得眼红,欧洲却陷入两难。 芬兰总统斯图布 3 月 29 日急访海湖庄园,提议把 4 月 20 日复活节设为停火最后期限,这日子既有宗教意义,还是 1915 年加里波利战役纪念日,可真会挑。 但欧洲的斡旋空间越来越小,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天然气在欧进口占比从战前 40% 降到 9.7%,虽说看似摆脱依赖,可德国工业用电价格飙升到 0.38 欧元 / 度,巴斯夫等化工巨头都跑去中国设产能了。 军事上也不安稳,3 月 30 日,波兰宣布 2025 年国防开支提升至 GDP 的 4.2%,创北约国家新高。 美军还在罗马尼亚加紧部署能携带核弹头的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射程刚好能 “够到” 莫斯科。 3 月 31 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单日波动达 7.2%,创 2023 年 3 月以来最大振幅。 新加坡燃料油现货溢价飙升到 22 美元 / 吨,中石化都得紧急启动舟山储备油库应对。 金融市场也不太平,莫斯科交易所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占比突破 58%,美元份额萎缩至 23.7%,“去美元化” 趋势因美国二级关税威胁加速了,印尼宣布用本币结算煤炭贸易,沙特也在试探用人民币定价部分原油。 粮食市场同样 “遭殃”,俄乌小麦出口占全球 28%,黑海运粮通道一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软红冬小麦价格两周涨了 19%,埃及这个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大饼价格暴涨 40%,政府不得不掏出 120 亿美元外汇储备来平抑物价。 4 月 1 日清晨,克宫传出重磅消息,普京下令战略火箭军进入 “特殊战备状态”。同一天,美国 “艾森豪威尔” 号航母战斗群突然转向黑海方向狂奔。 基辅地下指挥所里,泽连斯基正和北约军官秘密商量接收 F-16 战机的事儿。 特朗普给普京划定的 “冷静期” 4 月 20 日就截止了,巧了,那天还是希特勒生日,这个被极右翼分子奉为 “圣日” 的日子,给这紧张局势又添了几分诡异。
特朗普误判中国实力,如今陷入进退维谷之境!在特朗普的认知里,他自诩为全球顶尖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