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的错?”2024年,湖南一女子月入9000元,工资分配却引发大矛

小娅说知识 2025-04-06 17:09:14

“到底是谁的错?”2024 年,湖南一女子月入 9000 元,工资分配却引发大矛盾。她每月给娘家父母寄 4000 元、给弟弟 2000 元,自己留 3000 元。丈夫对此极为不满,果断提离婚。女子辩解说,自己有能力让娘家人过得更好,难道有错?   李女士她来自湖南一个偏远小村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就靠那几亩地和父母偶尔打零工撑着。   小时候,李女士家里穷得叮当响,吃顿肉都得盼星星盼月亮等到过年。但李女士父母特别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咬着牙也要供她读书。   弟弟为了姐姐能安心上学,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大冬天,弟弟穿着破棉袄出门的背影,李女士一直记在心里,从那时候起,她就想着以后一定要补偿家人。   后来,李女士通过努力,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每月能挣9000元,在村里那可是出了名的有出息。事业有成,婚姻起初也幸福美满,丈夫张先生虽然工资不高,但对她关怀备至。   可谁能想到,平静的日子因为钱起了波澜。李女士每月雷打不动地给父母寄4000元,给弟弟2000元,自己就留3000元花。   在她心里,这太正常不过了,自己挣钱自己支配,孝顺父母、帮衬弟弟,天经地义。   但张先生可不这么想,虽说妻子月入9000元,可真正花在小家庭上的钱少得可怜。房贷、水电这些日常开销,基本都压在他一个人肩上。   一开始,张先生还耐着性子跟李女士商量,说咱得为小家考虑考虑,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可李女士满脑子都是对原生家庭的亏欠,根本听不进去。   矛盾就这么一点点积累,终于有一天,在饭桌上,张先生忍不住爆发了,指责李女士把工资分光了,根本没考虑他们的小家。   李女士也不甘示弱,说父母含辛茹苦养大自己,供自己读书,给点钱怎么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大吵了一架。   这一架吵完,两人关系变得很僵,之后类似的争吵不断上演。最后,张先生实在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   这时候,网上的讨论也热闹起来。   有人站李女士这边,觉得她赡养父母是本分,自己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也有人支持张先生,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儿,得为小家庭打算。   其实从底层逻辑看,这事儿不能简单说谁对谁错。李女士重情重义,感恩原生家庭,这没错。   但她忽略了自己已经组建了新家庭,在做财务决策时,没考虑到丈夫的感受,也没平衡好两个家庭的关系。   张先生呢,承担了小家庭大部分开销,压力大,希望妻子能多为小家考虑,也在情理之中。   婚姻里,经济问题很敏感,需要夫妻双方坦诚沟通。   要是李女士在结婚前,就跟张先生说清楚自己对原生家庭的赡养和帮扶计划,两人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或许就不会闹到离婚这一步。

0 阅读:210

评论列表

真_巍巍无双

真_巍巍无双

2
2025-04-06 17:56

[哭笑不得]既然是过日子,谁不希望小家庭越过越好。当你看别人换大房时,你跟媳妇一商量,没钱,还是老样子。当你看别人换好车时,你跟媳妇一商量,没钱,还是老样子。当你媳妇自己钱花光时,她却还老惦记着你那份,日常开销,出去吃饭全是你来,你自己反而一年到头没存款,啥都不能干。你说她不是你的拖累吗?为什么就你活的这么累?这么没有希望地活着?快刀斩乱麻,她不改就绝不能拖,别把自己拖成一个行尸走肉。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2
2025-04-06 17:45

这样的娘们白给都不要!

大雄

大雄

2
2025-04-06 17:44

扶弟魔能要不?[思考]

大雄 回复 小白小 04-06 22:31
说的也没错,关键是她自己成家了,如果她老公把他赚的钱寄回家给他兄弟姐妹们,家里就花这女的工资,不知各位有何感想![抠鼻]

小白小 回复 04-06 17:54
她不算伏地魔,相反她有今天都是父母和弟弟的付出才有的,那当她有能力了报答父母和弟弟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她留给自己家庭的太少而已,如果她把6000用在家庭,3000给父母和弟弟就好些,当然如果遇到一个小心眼抠门的丈夫,那她就算是给300块钱都是天理不容的。

小娅说知识

小娅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