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回头读古诗感受不一样,过瘾。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还以为“望昭陵”是杜牧自己的创造:表示这个动作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今天才知道“望昭陵”、“哭昭陵”是唐人甚至宋人的一个传统。当有冤屈、不平,就“哭昭陵”。这个传统很可能到今天还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去作古的人故居、雕塑甚至画像下哭。更进一步,对“作古的人”的崇拜也是“行在此而意在彼”。不管是唐太宗,还是别的祖,人死了却仍然可以做族群政治代言人。
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积忿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
科学人医疗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