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一名女子隔三差五都能收到儿子从学校打包回来的饭菜,她觉得十分有意思,就

代码诗人 2025-04-04 20:08:51

四川成都,一名女子隔三差五都能收到儿子从学校打包回来的饭菜,她觉得十分有意思,就拍照记录下来。网友:这娃能做到反向投喂,太优秀了! (案例来源:羊城晚报) “妈妈,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儿子一看到李玲,就兴奋地举起手中的袋子,自豪地向李玲展示袋子里的东西。 李玲心里嘀咕着:又不知道带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给我们,还硬要我们吃下去。不过,她的脸上还是表现出了非常惊喜的样子,配合地打开袋子,假装迫不及待地查看儿子给她带的东西。 李玲看到,袋子里装着一个透明的小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些食物,一点米饭上面盖着酸菜和几片肉片。食物虽然不多,但是一看就是精心放置的,摆放得整整齐齐。 李玲像平时一样赶紧对儿子表示感谢,而儿子也像一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在李玲边上讲着,他觉得今天的饭和菜都挺好吃的,所以才想着带一点给她和爸爸尝尝。 看着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李玲觉得儿子特别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在学校吃饭以后,就经常打包学校的饭菜和吃的回来给他们品尝。 李玲还记得,儿子第一次给他们带的,是学校的银耳汤。儿子说,他觉得学校的银耳汤非常好喝,于是装在保温杯里带了一点给他们尝尝。 李玲非常感动,真的喝了几口,看到妈妈给面子喝了银耳汤,儿子从此以后更有劲了,时不时地就给父母带好吃的回来。 最搞笑的一次是,儿子把学校的酒酿圆子给装在水杯里打包回来了。也许是中途偷喝了一口,还把水杯的吸管给弄堵了。 李玲一边给儿子清洗吸管,一边哭笑不得,儿子带了一口的酒酿圆子给她喝,她却要花上十几分钟来给儿子清洗特别难洗的杯子。 不过尽管杯子特别难洗,李玲也并没有责备儿子,因为她觉得这一口的酒酿圆子里,包含着的是儿子对父母浓浓的爱。 也就因为这,儿子他在后来的时间里只要品尝到好吃的食物时,也会一次次的给父母打包他认为好吃的东西。 有时候是几块酸菜萝卜,有时候是几根青菜,每一次李玲都会照单全收,还会用镜头记录下来,保存下儿子的童真和爱心。 虽然儿子有的时候也会调皮捣蛋,也会做错事情,但是李玲这时候想一想儿子给他们打包饭菜的那种爱,心里的气也就消了大半。 有些网友在看到李玲的视频以后,也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曾经给他们打包过幼儿园或者是学校里发的好吃的东西。 更多的网友是称赞李玲的儿子十分有爱心,长大以后肯定非常孝。而且家庭教育的也十分好,很多家长都会不理解,说不定还会斥责孩子。 1、《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网友笑言,能让孩子觉得学校的食物可口好吃,并且要带给父母品尝的,那么这个学校的饭菜肯定就是质量过关的。 学校集中用餐的人员众多,因此在食物方面也应当要严格把控,消除安全隐患,给学生提供营养可口的食物。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不带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应当要多关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儿子能吃到好东西时,就想到父母要带给父母吃,一定是平时父母比较关心他,对他的爱比较多。 3、每一对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父母平时对孩子给予足够多的关心和爱护,孩子才会给予反向的回馈。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文中人物为化名)

0 阅读:103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