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尴尬的不是GDP总量不如中美,也不是科技比不上中美,而是自己28个国家联手,居然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乌克兰这个男主角上不了桌很正常,本来就是个棋子而已,但凭什么五常之一在内的大势力,也被排除在外了,这不就尴尬了吗?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欧盟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却常常被边缘化,这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就拿乌克兰危机来说,谈判桌上坐的是美国和俄罗斯,欧盟连个凳子都没捞着。 要知道,欧盟可不是什么小角色。它有4.5亿人口,GDP总量高达15万亿欧元,在全球贸易中占比15%。单拿出来,欧盟的经济实力就能排进世界前三。更别提欧盟还有德国、法国这样的工业强国,在汽车、航空、化工等领域都是世界顶尖水平。 欧盟的科技实力也不容小觑。从量子计算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到生物技术,欧盟都有不俗的表现。像"地平线欧洲"计划,投资高达955亿欧元,就是为了保持欧洲在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 可就是这么一个实力雄厚的联盟,在国际舞台上却总是显得有点"软"。为啥呢?说到底,还是欧盟自身的问题。 首先,能源危机给欧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为了制裁俄罗斯,大幅减少了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结果呢?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经济增长受挫。德国这个欧盟"火车头"都差点陷入衰退,更别提其他国家了。 其次,欧盟内部分歧不断。28个国家,各有各的小算盘。像匈牙利就经常和其他成员国唱反调,在俄罗斯问题上态度暧昧。波兰和欧盟在法治问题上也经常起冲突。这种内部不和谐,自然影响了欧盟的对外政策。 再说科技竞争,欧盟在一些关键领域确实落后了。比如芯片制造,欧洲的市场份额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亚洲。在5G技术上,欧洲也被华为甩在了后面。这种技术上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欧盟过度依赖美国,缺乏战略自主性。冷战结束后,欧洲在安全上一直依赖北约,也就是依赖美国。这导致欧盟在面对国际危机时,常常无法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 就拿乌克兰危机来说,欧盟虽然是当事方,却没能主导局势。反而是美国在背后指挥,欧盟只能跟着走。这种情况,不仅让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显得尴尬,也让欧洲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那么,欧盟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重新制定战略,争取独立自主的地位。 首先,欧盟需要加强内部团结。28个国家要有一个声音,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分量。其次,欧盟应该加大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缩小与美国和中国的差距。再者,欧盟需要建立自己的防务体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欧盟需要有自己的战略思维。不能总是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要根据自身利益制定政策。比如在中美博弈中,欧盟完全可以扮演平衡者的角色,而不是简单地选边站。 其实,欧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多次呼吁欧洲战略自主。欧盟也在推进"战略指南针"计划,旨在加强欧盟的防务能力。这些都是好的开始,但还远远不够。 欧盟要真正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玩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决心,需要更清晰的战略定位,更需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只有这样,欧盟才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继续当一个尴尬的旁观者。
欧盟尴尬的不是GDP总量不如中美,也不是科技比不上中美,而是自己28个国家联手,
阿智通鉴
2025-04-05 19:23:57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