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一男孩的父亲意外摔死,本已经下葬10年之久,他却突然请求警察开棺验尸,只因他怀疑父亲的死和母亲有关系,原来,男孩9岁的时候,偶然听到母亲和男邻居的对话,而在父亲死后,母亲又是毫不犹豫的嫁给了这个邻居,所以,男孩选择大义灭亲! 2012年1月12日,冬日的阳光笼罩着安徽省祁门县公安局。一个瘦高的年轻人走进了警局大门,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不寻常的坚定。他就是19岁的汪坚华,来到这里是为了揭开一个沉睡了近十年的秘密。 "警察同志,我想举报一起谋杀案,死者是我的父亲。"汪坚华语气平静但坚决地说道。 办案警员们面面相觑。当听说这是一起已经过去九年的"陈年旧案",而且当年已经被认定为意外摔死时,他们更加疑惑了。不过,看着年轻人异常坚决的表情,警方还是决定了解一下情况。 "我父亲不是摔死的,他是被毒死的。我要求开棺验尸。"汪坚华的这句话就像一颗炸弹,在警局内炸开了。 但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个年轻人提出如此惊人的请求?要知道,在农村地区,"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开棺验尸几乎是天大的禁忌。 原来,就在三天前的1月9日晚上8点半左右,祁门县中心广场上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事件。行凶者冯良超手持菜刀,冲向胡树坤就是一阵乱砍,胡树坤拼命逃跑时,冯良超的妻子康爱琴试图阻拦丈夫,结果自己的左胳膊也被砍伤了。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康爱琴正是汪坚华的亲生母亲,而冯良超则是她改嫁后的丈夫——汪坚华的继父。 冯良超在投案自首时声称,之所以持刀行凶,是因为发现妻子康爱琴与胡树坤有不正当关系,一时怒火攻心才做出如此过激行为。这看似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却意外地打开了汪坚华心中尘封已久的记忆匣子。 那是在2003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六。那天,9岁的汪坚华目睹了一幕终生难忘的场景:他的父亲汪树林被人抬回家,全身抽搐,四肢扭曲,嘴角流着鲜血和白色泡沫。村民们都说汪树林是上山挖竹笋时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的,但汪坚华从那天起就对这个解释产生了怀疑。 他清楚地记得,就在父亲出事的前一天,他在家里看到一袋柿饼,正想拿来吃时却被母亲康爱琴厉声制止并收走了。第二天,那袋柿饼就出现在了母亲为父亲准备的食物里。 更让年幼的汪坚华困惑的是,在父亲生前,他曾多次听到半夜有人悄悄进入家门。那时他和母亲住在老家,而父亲则留在村口的小卖部过夜。每当这种夜晚,他都能隐约听到母亲开门的声音,和一个绝对不是父亲的男人的低语声。 "我接受不了,开棺我心里不大同意,不能开棺。"面对警方提出的开棺验尸请求,汪树林的父母坚决反对。在中国农村,"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挖开一个已经安葬九年的人的坟墓,几乎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汪坚华却异常坚定,面对爷爷奶奶的反对,他站了出来:"你们开棺没事儿的,我家人不同意我同意。"随后,他花了很大力气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最终让两位老人勉强同意了这个不寻常的决定。 2012年初春,当警方和法医在全村人的注视下打开汪树林的棺材时,整个贵溪村一片哗然。法医小心地提取了汪树林的部分遗骸以及棺材内外的土壤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一周后,检测结果出炉——汪树林的遗骸中发现了老鼠药成分。多年来被认定为"意外摔死"的悲剧,实际上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汪坚华的怀疑得到了证实,他的父亲是被毒死的。 警方迅速逮捕了仍在接受持刀伤人案调查的康爱琴和冯良超。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两人对谋杀汪树林的罪行供认不讳。 "我老公是药毒死的,老鼠药。"康爱琴在审讯中交代道。原来,早在汪树林生前,她就与邻居冯良超有了不正当关系。在冯良超的怂恿下,她将冯买来的老鼠药藏在柿饼里,装进了丈夫上山干活的食物袋中。 "他就是把我骗了,骗我说要怎么对我好,对我儿子好。"康爱琴在忏悔书中写道,"他叫我去买药,他把药放下去,叫我拿给我老公吃。" 果然,正如汪坚华所怀疑的那样,那袋被母亲拒绝让他吃的柿饼,确实暗藏杀机。2003年1月28日那天,汪树林在山上劳作一天后,吃了妻子精心准备的"点心",随后毒发身亡。而康爱琴在丈夫去世不久后,就顺理成章地嫁给了冯良超。 然而,康爱琴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冯良超婚后本性毕露,常常对她拳打脚踢。多年来,康爱琴一直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因为冯良超掌握着她的命门——汪树林的死亡真相。 在一次激烈争吵中,冯良超曾威胁康爱琴说要把"那件事"告诉汪树林的父母。这句话被当时已经长大不少的汪坚华无意中听到,成为他坚信父亲死亡有蹊跷的重要线索之一。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冯良超、康爱琴二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当母亲被押上囚车的那一刻,汪坚华的心情异常复杂。他成功为父亲讨回了公道,但代价是亲手将生养自己的母亲送进了监狱。
1986年的工资和物价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