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毛主席派长子毛岸英回湖南,参加岳母的80岁大寿,在家乡时,一个八

文史记叙录 2025-04-03 10:59:38

1950年5月,毛主席派长子毛岸英回湖南,参加岳母的80岁大寿,在家乡时,一个八旬老太对毛岸英说:“毛姑爷把那笔钱还了就好!”

1950年5月,毛岸英这次回湘,一是去看看奶奶,二是去看自己的姨外婆向振恺,也是她提出来要毛主席还债的。

毛岸英这次回国,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向振恺和钟瑾怀给他留了一张他与毛岸青和他妈妈的合影。

杨开慧的姨妈,就是向振恺,而向振恺的女儿就是钟瑾怀,在板仓的日子里,钟瑾怀与杨开慧两人兴趣相投,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

1927年8月,杨开慧母女俩和孩子们回了板仓后,也经常去姨妈家居住,两家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也正因为如此,杨开慧才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拍照后,把那几张照片交给了姨妈和表姐。

在那个时代,照片是一种友谊的象征,所以她们都很珍惜这张照片,哪怕杨开慧死了,这张照片也没有被毁掉。

毛岸英在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姨外婆,让他去找毛主席,将欠她的钱还给她。

这还得从20年代初期说起,当时毛主席和他老婆都急着要用钱,只是没人知道这笔钱会用在什么地方。

有人说要办一家书店,有人说要为革命做准备,但无论如何,这些钱都是毛主席和他老婆花的,而借款的人正是向振恺。

实际上在1950年的时候,钟瑾怀在去东北的途中,在北京转机的时候,她想从毛主席那里要到那笔钱,毕竟她们现在手头拮据。

向振恺当时正躺在病床上,有了这笔钱,完全可以拿去看病,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拿去办葬礼。

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钟瑾怀的几个孩子都说,跟杨开慧的牺牲相比较,那点钱根本就不值一提。

毛主席知道姨妈来“讨债”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跟老太太住在一起,以后毛主席会照顾她。

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的心确是被深深地触动了,满心的愧疚,他一向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又怎么会忘记姨妈一家的恩情?而且"欠债难还"的不仅仅是这点钱,而是那种伟大而普通的贡献。

那笔钱对于当时的毛泽东很重要,也很感谢向振恺,建国以后,由于向振恺年老体弱,家里的经济负担加重,没办法只好提出了当年借给他的那笔钱。

除了向振恺一家,还隐藏着一些默默无闻的英雄,钟瑾怀家的老仆人陈玉英,就是开慧和她儿子的贴身保姆。

那时候,孩子还很小,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照顾过她们母子,甚至有一次,他们三个都进了监狱,陈玉英就在狭窄的牢房里照顾他们,临死前,还叮嘱她带着孩子们跑。

陈玉英受了重伤,把孩子从监狱里抱了出来,后来陈玉英被向家人劝回去,不忍她再被连累,陈玉英却记着杨开慧临终前的嘱托,没有走,而是选择留下,将孩子们抚养成人。

陈玉英就这么带着孩子和向老太太住了下来,再后来,当国民党反动派得知陈玉英仍为“匪属”提供帮助时,想要再次抓住她,情况越来越糟糕,向家无奈之下,只能将陈玉英送回了老家,陈玉英的再一次露面,则是在全国解放之后。

1950年夏,向振恺在毛岸英探访他的时候,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把他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拿出来给大家看,这是一张很旧的照片,是开惠和她的孩子们。

据老人说,那是陈玉英离开人世时,唯一保存下来的全家福,岸英小心翼翼地拿起,看着那张光彩照人的脸,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样子,周围的人脸上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这也是毛岸英仅有的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虽然当时他仅一岁,但是他仍然为这些温暖的画面而感动。

他能模糊地感觉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和为革命所做的一切,感到愧疚。

后来,毛主席在弥留之际,特别叮嘱后人,一定要把这幅珍贵的相片妥善保管,以缅怀这些为革命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无名英雄,至今,这张被战争摧残过的老照片,依然像新的一样,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岁月。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不只是革命的前辈,更有无数的人,为了今天的和平而努力,我们要永远铭记。

0 阅读:71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