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年,在辽东的熊廷弼为百姓求雨,他走进了当地的城隍庙,发愿道:“7天内下雨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03 09:02:47

1609年,在辽东的熊廷弼为百姓求雨,他走进了当地的城隍庙,发愿道:“7天内下雨,不然就拆庙!”10天后,天空仍滴雨未下,大家等着看笑话。他就派使者捧剑前去斩杀城隍神,走到半路时,只听到空中突然传来隆隆的雷声! 熊廷弼出身寒微,而为人正直,深受明神宗的信任。从群众中走出的他,也是心系百姓,刚到辽东,就查到李成梁等官员强制驱赶百姓,并立刻向朝廷上书弹劾。 当时很多人都劝他,此案牵扯甚广,甚至有一些巡按大臣的参与,熊廷弼说:“我就是丢了乌纱帽,也不能看着这帮虫豸欺压百姓。” 弹压庶民的高官,熊廷弼不惧,不顾苍生的神明,熊廷弼也不怕。 熊廷弼巡查金州时,发现那里的土地已经龟裂,颗粒不长。 这一问才知道,那里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大旱,百姓们哀嚎着说:“当初不该得罪那城隍神。” 熊廷弼闻言,来了出先礼后兵,他先是到城隍庙里去祷告,对着神像虔诚的祈祷赶快降雨。 临走时又放下狠话:“城隍神你听好,若七日后再不降雨,本官将拆了你的城隍庙,让你变成孤魂野鬼。” 转眼间,七天之限已到,灼热的骄阳依旧炙烤着干旱的土地。 百姓们都觉得,熊廷弼以凡人之躯号令神明,是自不量力,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熊廷弼左思右想,决定再给城隍神三天时间。 三日之后,还是没有丝毫降雨的迹象,大家认为,熊廷弼所说的破城隍庙不过是一时的气话,也都当个笑话听。 辽东的官员们已经准备好了笔墨,准备在熊廷弼出丑后,上书参他一本。 熊廷弼让那些人失望了,正午时分,熊廷弼找来白牌和木剑,又请人写好符咒,吩咐道:“不能再等了,我看这城隍,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们现在就去城隍庙,先斩那城隍,再拆了他的庙,我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熊廷弼的手下们列队向城隍庙赶去,其实他们心里也是有些惧怕的。 毕竟,得罪了神明,很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当这群人走到一半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声接踵而至。 只听“咔嚓”一个炸雷,大雨如瓢泼般自天空倾泻而下。 百姓们喜极而泣,妇女提着桶,抱着盆出来接水;男子则直接脱光上衣,在雨里酣畅的淋浴。 干涸的河道有了水流,枯萎的庄稼见了生机,大家跑到熊廷弼的府前,纷纷下跪,齐声喊道:“活神仙!” 不过,有人开始为熊廷弼担忧:“熊大人纵有英雄气概,压住了城隍神。可他的命数尽在这神明手中,恐怕他的结局不会太好。” 事实也果真如从,自明熹宗朱由校登台后,熊廷弼愈发不受信任。 而他为人正直,在朝堂上树敌无数,自天启元年始,不断有奏疏弹劾熊廷弼,熊廷弼在辽东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天启二年,与熊廷弼不和的王化贞,因朝中有人庇护,逐步成为辽东兵权的实际掌控者。 不懂军事的王化贞听信了孙德功的谗言,结果孙德功早已暗地里投降后金。 这直接导致了明军的广宁惨败,王化贞险些被捕。 手足无措的王化贞求救于熊廷弼,熊廷弼冷笑道:“六万人就能把贼寇一举剿灭,可现在呢?” 他长叹一声:“宁远和长屯都不要去了,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百姓,派兵送他们入关。” 广宁之败,明明是王化贞的乱作为所导致,熊廷弼却也遭受牵连。 最终,在魏忠贤的操作下,熊廷弼、王化贞都被判以极刑。 魏忠贤想让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黄金,以此来延缓刑期,可熊廷弼拿不出来。恼羞成怒的魏忠贤,就联合其党羽一同诬告熊廷弼。 一面诽谤他曾向杨涟送过贿赂,另一面又拿着集市上的《辽东传》向朱由校谎称:“这是熊廷弼自己写的,里面尽是夸赞他自己在辽东的德政和军功,这是他在给自己推脱。” 天启五年八月,对污蔑深信不疑的朱由校,正式下令处斩熊廷弼。 熊廷弼的首级在辽东各处传阅,一群贪官污吏霸占了他的所有家产,还经常勒索和打骂熊廷弼的儿子,导致熊廷弼长子上吊身亡。 明思宗朱由检上位后,不断有大臣替熊廷弼伸冤,他们说的有理有据,认为王化贞是广宁战役的主要责任人,而熊廷弼手下只有5000老弱病残,且距离广宁甚远,不应追究他的责任。 但朱由检并不愿意为其昭雪,最后在舆论压力下只是让熊廷弼的后代拿回了他的尸首,回到家乡安葬。 熊廷弼的下场令人唏嘘,当然这与鬼神无关,大明官场混沌如此,没有忠直之臣的立锥之地。 比如后来的孙传庭,他曾将李自成打到带着10几个人深山老林里当野人,关键时刻朱由检将其下诏入狱。 后来,因难以支撑起义军的攻势,又放出孙传庭与李自成作战。以孙传庭的实力,稍加整备,完全可以与李自成再次争锋。 可朱由检一再催促,导致孙传庭冒死与李自成决战,结果是兵败身亡,孙传庭的妻子也紧跟着投井自杀。 朱由检一开始还并不相信,认为孙传庭是贪生怕死。 孙传庭去世后不久,李自成就打到了北京。 君臣猜忌,良将枉死,内有起义军和灾祸不断,外有后金,明朝如何不亡。      

0 阅读:0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