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5个日本兵被八路军堵在窑洞里,他们拒不投降,没曾想八路军指战员曾美

文史记叙录 2025-04-02 14:51:59

1943年,15个日本兵被八路军堵在窑洞里,他们拒不投降,没曾想八路军指战员曾美大手一挥:“活埋这帮十恶不赦的狗东西,你们赞成不赞成?”

1943年7月7日,正值纪念七七事变爆发六周年,一路走来,抗战已进入了第六年,炮火纵横,硝烟弥漫,中华大地处处是血与泪的浸染。

在陕北黄土高原一隅,八路军某部的将士们原本计划在这一天举行一场隆重的胜利大会,庆祝他们前几日在宏道镇击退日伪军的大捷。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在庆祝活动召开前几个小时,他们就遭到了日军的突然袭击。

偷袭从村东而来,队伍防务尚未完全就绪,火力袭来如狂风骤雨,炮声一声接着一声传来,震耳欲聋,八路军战士们在主力将领曾美的指挥下,迅速采取行动应对,他们合围村庄,切断敌人退路,朝着村东的日军阵地集中反击,双方一场恶战很快展开,硝烟四起,枪声阵阵…

不过这次偷袭的日军人数不多,加上防务得当,八路军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仅仅一个多小时,战斗就接近了尾声,最终十五名日军被迫躲进了一处山洞,固守顽抗。

曾美和战士们不断喝令日军缴枪投降,可他们置若罔闻,视而不理,从洞里只传来片片辱骂声,耗了好几个小时,日军毫无投降的意思。

曾美环视身边,看着那枪林弹雨中生还的亲兵们,眼中满是心疼,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他们身经百战,早就对日军的狡诈虐杀有了深刻认识。

这些日军冥顽不化,巴不得将八路军一个个全部杀光与他们纠缠下去,只有白白消耗弹药和力量,而当时八路军的那些弹药,才刚够应付下一场仗。

是啊,当时八路军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经费有限,装备远不如日军精良,这一枚枚珍贵的弹药,才是他们宝贵的命脉,如果在这里打光了,等于是帮了日军大忙。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曾美只能做出了这个艰难而残酷的抉择—“不能再耗下去,敌人不投降就坚决消灭它。活埋这帮十恶不赦的狗东西,你们赞成不赞成?”他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迅速组织起民夫,取来工具包围山洞,得知此事,许多当地村民也自发加入进来,纷纷挥舞铁锹和镐头,仿佛这是终于能泄愤的绝佳时机。

面对数百双愤怒的眼睛,山洞中的日军终于意识到了处境的危险,愤怒的咒骂声四起,枪声也时有传来,可在压倒性的人力面前,他们渐渐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随着一锹又一锹的黄土落入山洞,日军躲藏的地下空间逐渐被完全掩埋,阳光很快也无法再渗透进去,取而代之的只有黑暗和窒息般的死寂。

新中国已经走过70余载和平年月,那些残酷的岁月早已成为过往云烟,可是对曾美这些饱经战火洗礼的老将们来说,战争的创伤却无时无刻不在刺痛他们的心扉。

是啊,身为指挥员,他们不得不在血腥和人性之间做出抉择,如果当时手下留情,说不定八路军就会遭到更大牺牲,甚至可能会因此大败而退,而一旦日军占领了这片土地,那将无疑是对当地芸芸百姓的一场大屠杀。

所以,尽管艰难,活埋日军还是最佳的选择,这残酷的决断起码保住了他们手下战士的生命,保住了生灵涂炭的家园,也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家园的和平,这该是多么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们更应铭记先辈们的功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年代。

但愿来生,我们都能过上安宁的生活,无需再为杀戮而留下遗憾。曾美对着那曾是战场的原野行了一注目礼,这才跟随部队转身离开,重新投入到波澜壮阔的战争洪流之中。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