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正准备想大开杀戒屠村,但312名村民并想不束

文史记叙录 2025-04-02 14:49:57

1941年,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正准备想大开杀戒屠村,但312名村民并想不束手就擒,联合一起血战1000名日军,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共击杀日寇121名,光荣战死147人。

一九四一年的冬季,江北大地一片荒凉,在莒县南部的一处偏僻小山村里,却掀起了惊天动地的硝烟,这个叫做渊子崖的小村庄,生机勃勃地活着,更生命力顽强地燃烧起熊熊烽火。

渊子崖村四面环山,几乎与外界隔绝,村民世代相传着耕作和狩猎的生活,大都以林姓为氏,渊子崖人谅是保守刚愎,但也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勾当,可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卷入了残酷的生死搏斗之中。

村里有一个叫林凡义的年轻人,一心想着保卫家园,有一天,听说附近有叛徒背信弃义,他立刻前去查探,原来一名投靠日军的伪军,竟为了苟且偷生,向日军编造谎言,诽谤渊子崖村藏匿了共产党人,日军闻讯大为震怒,集结了上千精锐之师,穷凶极恶,决定对这个小山村"扫荡"一番。

消息一传到村中,林凡义如临大敌,他立即召集了一干衷心人等,拿出了储备的一些老旧猎枪,又找来镰刀、铁锨等粗陋兵器,临时组建起一支自卫武装,年轻的村民们个个虎气冲天,老弱妇孺们也纷纷加入战斗,有的拿起菜刀砍柴刀,有的掏出钩镰农具,人人誓死捍卫家园。

十二月二十日清晨,渊子崖村四周阵阵马蹄声骤起,一支千人日军开始了对这个小村庄的"扫荡",村民们迅速占据防线,枪声稀落响起,日军气焰嚣张,开始肆意扫射炮火,不一会儿,土坯房屋倒塌不少。

顷刻间,枪炮炮火遮天蔽日,村民们虽只有一些土枪老炮,可人人奋勇杀敌,还制造了简陋燃烧弹,往日本人身上狠狠砸去,八路军也闻声赶来,激战渐入白热化。

林九兰这个身材矮小的妇女,手持一把锐利的铡刀,在炮火中杀出一条血路,一刀一个日本鬼子,一连劈死七名敌人之后身中数弹,年迈的林九宣老人,奋不顾身冲上前,一矛就刺穿了一名日军,可旋即中了敌人一刀,鲜血直流...

两军你死我活,杀气腾腾,直打到天色将晚,这时林凡义方惊觉,弹药几乎已打光了!他当机立断,再次高喝,号召全村上下发起最后的总攻,战斗到这一刻,双方都伤亡惨重。

渊子崖村的居民屋几乎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狼烟滚滚,但村民们丝毫没有畏惧的意思,反而越发勇猛,个个视死如归。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候,一阵马蹄阵阵炮响自远方传来,原来是八路军的增援部队赶到了!村民们得了这股子超然力量,士气大振,士卒一个个奋勇杀敌,斩倭丑不顾身。

反观那些日本鬼子子弹打光,再也支撑不住,竟有畏缩逃窜的了,最终,在炮火和熊熊烈焰的映衬下,那些日本人被彻底赶出了渊子崖。

可是,这场保卫战到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村民们损失不小,光是阵亡的就有147人之多!尸横遍地,鲜血淋漓,村内上空飘荡着一股子蛰伏已久的硝烟味。

这一切,着实吓坏了那些狂妄自大的日本侵略者,整支军队竟被这么一个小村庄的老弱妇孺击退,他们又惊又怕,狼狈不堪地逃之夭夭。

消息传开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当即发表社论,高度赞扬渊子崖人民是"抗日自卫战的典范",地方政府也特意追授这个英雄村"抗日楷模村"、"中华抗日第一村"等光荣称号,并在村中树立起了烈士纪念碑,永远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可歌可泣的渊子崖保卫战,不啻是一曲雄壮的英雄挽歌,它见证了一个小村落人民宁死不屈的不朽气节,这或许并非什么决定战争走向的决战,却是一记当头棒喝,唤醒了国人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自由的向往。

0 阅读:159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