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子弹打光,被1200多名日军包围,生死存亡之际

蜀山史道 2025-04-02 14:48:19

1939年,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子弹打光,被1200多名日军包围,生死存亡之际,一个地主跑了过来,表示自己家中有枪支和几万发子弹!

1939年,战火正烧遍江河大地,山东陵县的一隅之地,一场惨烈的战斗正在上演。

这一带素来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然而,铁蹄狂涌,鬼子竟调集了1200余名军队,对着这里发动了疯狂的扫荡,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曾国华、龙书金手下的第5支队顿时陷入了危机之中。

我军虽然训练有素,人数也有1700余人。但当时,仅有300余人身陷大宗家村,其他部队都驻扎在附近的村落,弹药更是所剩无几,难以支撑太久,眼看形势日渐危急,众人不由心生退意。

幸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叫宗子敬的老地主挺身而出,给予了我军及时的支援。

宗子敬乃是陵县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家资万贯,田产加起来有数百亩之多。可是,他与一般的封建地主大不相同。

自小,宗子敬受其父亲的熏陶,便把普通百姓视作与自己平等的人,他对穷苦人家从不加以压榨,反而乐善好施,十分讲究"乡党四邻"的亲和力。久而久之,村里的穷人们竟也把他当成亲人一般看待。

抗战一触即发,宗子敬独具慈悲仁爱之心,亦早已盼望着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可惜,他年迈体衰,抛头颅洒热血自非所长;而要捐资则囊中羞涩,难以作为。终日郁郁寡欢,叹无门可进。

就在此时,第5支队刚好进驻了宗家大院,躲过了一阵日军的狂轰乱炸。

宗子敬见状立刻上前迎接,打开大门,让伤员们得以休整。彼时,阵阵炮火从院外传来,正是我军与鬼子的枪炮对垒。

看到壮士们为祖国捐躯,宗子敬犹自觉得做得还不够,简直是望尘莫及,转念一想,家中不是另有储备吗?于是,他立即召唤家仆,将藏在马厩地下室的一批弹药搬了出来。

原来,打从抗战爆发后,宗子敬便暗自购置了大量枪支本来想着用来防盗护院,没想到在这时派上了用场。

他此番援手实在来得太及时了,子弹几乎打光,正是雪中送炭的关键时刻啊,看到这么多的枪支和数万发的子弹,战士们由惘然一新,斗志大振。

有了这份弹药的支援,我军立即加固了防线,高大的青砖墙垛和四面汇拢的角楓,构成了绝佳的掩体。战士们很快就把机枪分置在角楼和墙垛的射击孔上,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敌人狙击做足了准备。

八路军火力虽然短暂地陷入了空窗期,但现在又得到了及时的补给。一排排枪口对准了形形色色的敌人,成股成股的子弹像雪片般撒向对方阵地。而已被敌军侵袭了村落的角角落落,更时有来自八路军的手榴弹予以猛烈的扫荡。

在坚强的火力掩护下,主力部队乘机展开了猛烈的反击。他们像钢铁洪流般汹涌而出,以坚毅的刺刀指向敌阵。而机枪手们则始终稳稳把守在角楼和围墙射击孔,以精准的射击为攻击部队开路。

就这样,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恶战。日军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数度包围了我军的进攻方向。但每次都在八路军顽强的拼杀下,被迫告退。双方的伤亡不断攀升,但八路军坚持了9个多小时,始终未被击垮。

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军凭借地理优势,打退了数十次敌人的进攻。直至夜幕降临,增援部队也终于赶到,与主力会师,方才将日军全数击溃。

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役中,八路军付出了300余名战士的生命代价,但也造成了敌人500余人的阵亡。从伤亡数字来看,我军无疑占尽了上风。

而这一切,又怎能离开宗子敬那次及时的弹药援助?正是他那份爱国热忱,为大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才最终化解了危机。

说到底,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英雄也随之应运而生。抗日战争残酷而艰苦,但只要我们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就一定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这一场战斗,成为了陵县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至于那位地主宗老爷,更被人民视为又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惟有与人民站在一起,心心相印,方能迎来光明。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