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第一次见周莹便问:“你丈夫呢?”30岁周莹回道:“民女守寡14年

青眉黛 2025-04-01 18:04:06

1900年,慈禧第一次见周莹便问:“你丈夫呢?”30岁周莹回道:“民女守寡14年了。”慈禧心内一动,突然抬手,李莲英立即心领神会:“太后有赏!” 周莹赶忙跪地聆听太后的恩德,只听头顶沙沙作响,却不见太后有何封赏,周莹大着胆子抬眼一窥究竟,慈禧正伏在桌案前写字。 周莹心中纳罕,有什么封赏值得太后亲笔来写?不一会儿李莲英捧着一幅字走到周莹面前,小心翼翼地给周莹看太后题字。 “护国夫人”四个大字娟秀有力,明明是女子的笔法却不减太后的威严,周莹看到这个称呼,忍不住眼含热泪,磕头向慈禧谢恩。 至于慈禧为何难得亲笔题字奖赏周莹?周莹又为何会对这四个字感激涕零? 封建朝代等级森严,在外建功立业的一般都是男子,然后他们会给自己的妻子挣来封赏,周莹这样抛头露面经商的女子,实际上引来了很多非议。 即使她作为寡妇创下了一份家业,但是她的行事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恐怕这辈子都跟官方的封赏扯不上关系。 慈禧的这份封赏是周莹望尘莫及的荣誉,是大清权势最大的人对她的认可,周莹自然忍不住要感激涕零。 至于慈禧封赏周莹的原因,则是奖励她在危难之时对大清的贡献。从最低贱的商贾,到被慈禧器重的女中豪杰,周莹这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周莹的人生开局就是一个天残处境,家里有钱但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轮到周莹出生只有没落的门楣。 周莹连出嫁的嫁妆都凑不出来,最后被哥嫂许配给了一家富户,看着体面光鲜,实际上周莹嫁过来是为了吴无家少爷冲喜。 周莹结婚的当天,新郎官都离不开病床,只能让吴少爷的妹妹女扮男装代替行礼。周莹还没当几天新妇,就开始给丈夫守寡。 周家人丁不兴旺,全家没有一个能顶事,眼看偌大的家业无人继承,周莹抓住机会迎头顶上。 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周莹颇有经商才能,很快得到了吴家的重用,她在动乱的时局中掌舵,才让吴家转危为安。 寡妇门前是非多,周莹一个年轻的寡妇,抛头露面管理家业,引来了不少流言蜚语。 周莹坚持经商,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名声和荣誉抛之脑后的,而那些掌握商号多年的老掌柜,自然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被周莹收服。 周莹在开拓自己的事业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吴家旗下的那群老顽固斗争。面对危机,周莹冷静应对,对于听话的掌柜尽心谋划,对那些看不起自己的掌柜放任逐流。 最后还是真金白银的钱说话靠谱,那些对周莹不服气的掌柜看到周莹的手下赚大钱,自己就是再不愿意,也得为了钱低头。 收服了家里的事情,周莹没有做守财奴,而是大胆开拓商业版图,把吴家的生意做大做强。 虽然外界对周莹的评价贬贬不一,但是对于周莹治理商业的手段都是佩服的。 而成就周莹人生传奇的,是她达则兼济天下的开阔胸怀,周莹赚了钱,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捐钱给地方建设基础设施。 她在关中地区有口皆碑,是被人称道的侠义商人。后来战乱频繁,关中大乱,民不聊生之时又出现天灾,周莹慷慨援助。 慈禧仓皇逃难之时,也得到了周莹的帮助,周莹大方地掏出了10万两白银支持慈禧。 慈禧太后这时候的处境,有人帮助自然求之不得,不过她逃难在外,想要给周莹赏赐也难以实现。 在得知周莹守寡14年之后,慈禧太后同样也是个垂帘听政的寡妇,两人的处境十分相似。 慈禧以己度人,知道像周莹这种富甲一方的商贾,又是个寡妇,最想要的莫过于认可和支持。 于是她亲笔给周莹写了一幅护国夫人的牌匾,这一赏赐果然戳中了周莹的心事。 后来慈禧还把周莹认为了义女,周莹也在大清危难之时全力支持,辛丑条约的天价赔款,周莹为此捐了不少钱。 慈禧再次封赏,给周莹赏赐了民间女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封她做一品诰命夫人,这项荣誉,完完全全是由于周莹自己的侠义行为。 虽然周莹和慈禧关系特殊,吴家却还是因为周莹没有后代而嫌弃她,周莹的命运还是逃脱不了封建时代的悲剧。 参考资料:侠义女商人周莹《文摘报》(2017年09月19日05版)

0 阅读:285

猜你喜欢

青眉黛

青眉黛

青眉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