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李讷的生活遇到了困难,于是,她写信求助父亲,毛主席看后,心疼的给李讷娃子8000元!
(信息来源:手机人民网2017.7.572年李讷生子后生活困难 毛泽东特支稿费8千元给她)
1972年,一封特别的信悄无声息地放到了毛泽东的桌上,信是他的女儿李讷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难以启齿的窘迫,这让这位伟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究竟是什么样的难处,让这个从小就在父亲身边长大的“讷娃子”如此为难,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
时光倒流,回到几年前,李讷当时在江西的“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在那里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伴侣,一位名叫徐宁的服务员,性格开朗而且非常热心,就这样闯入了她的世界,两个人很快就产生了感情,在毛泽东的同意和支持下,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婚之后,小两口的生活也曾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不久之后,他们的儿子便降生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讷和对方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规划越来越不同,摩擦不断升级,吵架变成了平常事,为了避免彼此受到更大的伤害,李讷经过痛苦的思考,最终决定结束这段婚姻关系。
离婚后,李讷独自抚养年幼的儿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她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却要支付房租水电、保姆工资、孩子奶粉等各种费用,经济压力巨大,压得她喘不过气,虽然生活贫困,但她继承了父亲的刚强性格,不轻易低头,也不愿意向父亲寻求经济帮助,想靠自己的力量撑下去。
最终,难以承受的困境迫使她鼓起勇气,拿起笔,给父亲写了一封寻求帮助的信件,辗转多日,信终于送到了毛泽东手上,得知女儿李讷的窘迫境地,他感到非常心疼,他很了解女儿的个性,明白她不愿意给组织带来麻烦,更不会主动向他寻求帮助,于是,毛泽东主动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询问怎样才能帮助女儿渡过难关,经过一番考虑,最终决定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8000元,作为李讷的生活补助。
大家可能觉得毛泽东稿费特别多,但实际上他主要用这些钱帮助党外人士,还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每年固定资助章士钊和王季范,这次资助女儿李讷不是例外,他对亲属都很照顾,贺子珍、江青和李敏也都各自拿到了8000元的生活补贴,标准一样。
收到这笔钱,李讷眼眶湿润,带着哽咽说让爸爸操心了,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包含着父亲深深的爱意和默默支持,这笔钱,犹如雪中送炭,帮助她渡过了最困苦的岁月,同时也让她更加下定决心,要独立自主,顽强拼搏,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这笔钱的意义,远超过金钱本身。
四年后,毛泽东逝世,这对李讷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却一直激励着她,帮助她勇敢地面对生活,后来,通过李银桥的牵线,李讷与王景清相识并结为夫妻,王景清曾经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员,为人踏实可靠,这一次,她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李讷的人生路并不平坦,婚姻生活遭遇波折,生活也充满不易,但她一直保持着低调作风和坚韧品格,牢记父亲的教诲,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这既是一位女儿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一种优良家风的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