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已经没胆子再开战了!”面对越军的叫嚣,只见陈伟文将军一声令下:“给我打,给我全部打沉!” 1987年2月21日,中国根据《全球平面联测计划》的要求,决定建立五个海洋观测站。经过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最终确定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建立三个站点,西沙和南沙群岛各建一站。中国海军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在1987年的5月和10月分别对南沙群岛进行了两次详尽的考察,选点 活动在同年11月圆满结束,确定将74号观测站设在永暑礁。 计划在1988年2月启动74号站的建设工作,但计划突遭变故。越南政府在此时宣布撤换了之前在国际海洋委员会上支持中国计划的代表,并且公开表示将干预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观测站的行动。越南不仅在言辞上进行干预,还派遣装载了建筑材料的武装运输船到永暑礁附近的岛礁,与中国的勘测与建设团队对峙,其武装人员还侵占了包围永暑礁的五个岛礁。 此举并非越南首次对中国南沙群岛采取行动。早在1956年,当越南尚处于南北分治时期,南越就曾侵入南沙群岛,擅自升起旗帜,宣称主权。此后,在1960至1975年间,越南多次对中国在南沙的岛礁进行侵占和破坏,占据了包括南子岛在内的六个岛礁。 鉴于越南可能对74号观测站建设造成破坏,并威胁到中国人员的安全,中国迅速组织了一个支援小组前往永暑礁。陈伟文被任命为此次行动的总指挥。面对南沙的紧张局势,中央政府刚刚对南沙军事行动的策略进行了调整,要求在处理南沙问题时保持极高的谨慎和敏感。 在出发前,陈伟文收到了严格的指令,原则上不主动开火,但同时确保不受到任何不利影响,确保国家主权和人员安全。 1988年2月底,陈伟文率领502、503编队抵达南沙群岛,负责监视和考察该区域,他们建设了高脚屋以确保永久性驻守。 进入3月,陈伟文和他的队伍在赤瓜礁进行常规地形勘察时,意外发现越南的HQ505登陆舰和HQ604运输船正满载着数千吨物资驶向赤瓜礁。从对方船只携带的勘测和建筑设备以及众多工兵的配置来看,陈伟文判断越南意图抢占该岛礁。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陈伟文迅速作出决策,命令王正利率领6名战士夜间登岛,并成功在岛上植下中国国旗。他还指令531舰和556舰紧急赶往赤瓜礁提供支援。在官兵们的努力下,中国国旗在次日凌晨成功插在了赤瓜礁上。 到了3月14日早晨,越南军队开始陆续登岛,并用绳索将船上器材拖上礁岛,他们也竖立了越南国旗。见到对手已经开始行动,陈伟文立即下令增派兵力以加强岛礁的防御。由于舰上的机电、炮兵和雷达兵是关键人员,不能离开岗位,陈伟文命令炊事兵、卫生兵和航海兵等暂时可抽调的兵力登岛支持。 此时,两艘援助舰已抵达,所有可派遣的士兵都已上岛,我方在岛上的兵力达到了58人,而越方则有43人。在相距仅210米的岛礁上,中越双方展开了对峙。 随着对峙升级,越军企图通过挑衅动作激怒中国军人。在一次冲突中,杜祥厚利用其身高优势击倒越军护旗人员,并折断了越南旗杆。此时,一名越军举枪瞄准杜祥厚,杨志亮果断介入,用手托起对方枪管。然而,越军仍然扣动扳机,导致8时47分发生枪击,杨志亮左臂被子弹穿透。 这一枪声成为了战斗的起点。陈伟文下达还击命令后,战斗迅速扩大,仅8分钟后,越南的604战舰就被击沉,随后605和505也遭受重创并沉没。此次冲突仅58分钟,中国海军以轻微伤亡支付了极小的代价,成功击沉两艘越南运输船,重创一艘越南登陆舰,俘虏9人,歼敌270余人,同时夺回南沙六个岛礁。 南沙海战是中国海洋战略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不仅仅是关于军事胜利,更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与区域安全环境。战争爆发之前,越南对其士兵进行了系统的洗脑教育,认为中国海军力量弱小。加之,越南当时装备了苏-22战斗机,当时的中国在南沙和西沙群岛上没有建立任何机场,即便是从海南岛的陵水机场出发,飞机到达南沙的滞空时间也极为有限,这让越南在空中拥有了绝对优势。 指挥这场战役的越南将军黄友泰深谙中国海军的策略与弱点,这种认知使他对侵占中国岛礁更加肆无忌惮。陈伟文虽然同样出自该教育体系,但面对老师的挑战,他也有自己的策略。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此战中得到了彰显。陈将军曾经感叹,一个国家的弱小可能引发战争,而强大则是和平与稳定的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仅实现了航母梦想,还在西沙建设了长达2000米的军用跑道,提升了海空双重力量,加固了南沙及西沙区域的防御能力。任何试图在中国领海内从事非法活动的国家,都会面对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决反击。
美防长刚在日本对华放狠话,下一刻收到巨大噩耗:“解放军为什么这么快!”美国防长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