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通常被归类为“郁证”“脏躁” 及 “百合病” 等范畴,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以及体质素弱,关键病机在于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养,进而致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其病位核心在肝,不过也会牵涉心、脾、肾等脏腑。 在中医领域,对郁证的研究颇为深入,不少医者形成了独到的治疗及用药体系,像步玉如老师的自拟方 “百合乌药冬瓜皮汤” 就常被用于临床,其用法别具一格,疗效显著。 中医古籍早有阐述,《丹溪心法》提到 “凡郁皆在中焦”,《素问・逆调论》也指出 “胃不和则卧不安”,揭示了胃肠道与大脑存在双向内在联系。《时方歌括》载,百合乌药汤能治 “心口痛诸药不效,亦属气痛者”。 从中医脏腑理论看,脾主运化,病久易脾虚生湿;胃主受纳腐熟,久病则胃虚食滞,阳气受阻,郁热内积。此时,若单纯补气健脾,易加重壅滞;消食化湿,又易损中气;纯用清下之法,会伤脾碍湿;纯行温补,又助郁火。 而步玉如老的百合乌药冬瓜皮汤可解难题,能行气畅中、补益肺胃。 方中百合微寒,有清肺、润肺、降气功效,古人云 “肺主诸气”“诸气皆属于肺”,百合入肺,肺气通,诸气皆顺。 乌药辛温,行气温肾,防滞重,二者一凉一温、一升一润,润而不滞,辛而不燥,柔中有刚,让脾胃枢机运转,诸气通畅。考虑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冬瓜皮,既能健脾利湿,又可清胃热且不燥,三药共疏调 “中焦之枢”。 35 岁的张女士,因情绪低落、失眠3 个月,加重伴焦虑求诊。当时精神萎靡、面容憔悴,入睡难、多梦易醒,食欲差、胃脘胀满、嗳气、大便溏稀,综合辨证为肝郁脾虚证,肝失疏泄致情绪低落、叹气,在拟方上我用了步玉如老的百合乌药冬瓜皮汤,同时配伍有疏肝解郁安神作用的药材合欢皮、蒺藜等。 服药后一周,她觉得食欲变好,胃肠不适减轻,睡眠情绪也有好转。 特别提醒:百合乌药冬瓜皮汤常常需要辨证配伍其他药材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和配伍。
抑郁症通常被归类为“郁证”“脏躁”及“百合病”等范畴,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情
刘根尚治
2025-03-30 11:06:43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