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贺龙元帅含冤离世,真凶被抓之后,周总理却说“算了吧”。这个人是谁?周总

墟史往事 2025-03-29 15:30:24

1969年贺龙元帅含冤离世,真凶被抓之后,周总理却说“算了吧”。这个人是谁?周总理又为何放过他呢?

1927年7月,周恩来在周逸群的陪同下前往国民党将领贺龙的驻地。

贺龙以豪爽和行侠仗义著称,曾因单刀赴会的勇气而名声在外。

贺龙在国民党中的地位非凡,他之前的行为已表明了对共产党成员的保护意愿,这使得周恩来对此次会晤抱有一定的期待。

周恩来的到来,贺龙虽初次会面,却已对共产党的理念表示认同。他在“四一二”政变后,利用自己在国民党的影响力,曾秘密保护了多名共产党人。

在两人的会谈中,周恩来直接表达了希望贺龙能参与共产党的起义计划。对此,贺龙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

起义后,贺龙于同年8月正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他的军队背景曾使党内部分人士持保留态度,但周恩来坚定地支持了他的入党申请,认为贺龙是可以信赖的革命同志。

贺龙的加入加深了他与周恩来的友谊,并且他在后续的革命活动中展现了极高的忠诚和勇气。1928年春,他成功组建了红二军,并在湘鄂西地区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了国务院总理,而贺龙则在西南局和国家体委等关键岗位上继续为新国家的建设奉献力量。虽然各自的工作让他们难得相聚,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尊重却从未减少。

1957年,周恩来在云南昆明接待缅甸总理时,特意邀请贺龙夫妇一同参与,使两位老战友得以久别重逢。在这次外交宴会中,周恩来尽管酒量不佳,却在与来宾的交流中展示了极高的外交韵味。贺龙察觉到周总理的不适,便机智地介入,帮助周恩来应对频繁的敬酒,减轻其负担。

周恩来对此心存感激,宴会结束后特别嘱咐照顾贺龙的健康和起居。

在私下的相处中,周恩来与贺龙更是无话不谈。贺龙家中有多种茶叶,他总是精心准备,以最好的茶款待周恩来。这些小细节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彼此的关心。

1967年,鉴于当时的政治氛围,为了更好地保护贺龙及其家人,周恩来安排贺龙夫妇临时居住在西花厅附近,以便彼此支持和照顾。他们如此近距离的同住生活,让贺龙亲眼见证了周恩来作为国务总理的辛劳与奉献,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尊重。

好景不长,由于形势的突然变化,周恩来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让贺龙搬离西花厅至玉泉山,以确保安全。在他们告别时,周恩来承诺秋天再来接他,但未料到这成了最后的告别。后来,贺龙被转至象鼻山,与周恩来失去了联系。由于疾病的恶化,缺乏有效的医疗,贺龙于1969年逝世。

直至两年后周总理才得悉这一噩耗。周恩来对贺龙去世深感悲痛,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为老战友恢复名誉的责任。 1972年1月6日,著名的将领陈毅因病逝世。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并在此会上提出要重新审视贺龙的历史地位,这一表态为周恩来恢复贺龙名誉提供了契机。

周恩来对贺龙在1960年代受争议的“投降信”事件进行彻查。此前,李仲公因其与国民党的联系,对贺龙产生了怨恨,并伪造了贺龙的“投降信”以诋毁其名声。通过华国锋的调查,真相最终大白于世。

调查揭示了李仲公曾在南昌起义前被贺龙五花大绑并送给唐生智,尽管后者出于对蒋介石的顾忌释放了李仲公,但这一事件造成了李仲公对贺龙的深仇大恨。

此后,李仲公为获得更高职位,多次向周恩来施压。周恩来在得知李仲公曾是国民党的说客后,安排了一个国务院参事的职位给他,然而不满此职位的李仲公以报复心理,伪造了贺龙的“投降信”。

调查表明,伪造的信件使用的纸张和墨水均为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材料,由此证实了贺龙的清白。

尽管中央建议依法处理李仲公,周恩来却说:“算了吧。”出于对其年高的考虑,决定不予追究,只是撤销了其国务院参事的职务,让他在内疚中度过晚年。

这一决定虽未严惩造谣者,但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恢复了贺龙的名誉。

1975年6月9日,逝世六周年之际,贺龙的骨灰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了安葬仪式,彰显了国家对这位革命老将的尊重与怀念。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