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送的绿帽子!”1911年,段祺瑞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刚进门,就看见19岁的三姨太,正面如桃花,衣衫不整的,从自己儿子的房间闪身出来!
19岁时,段祺瑞与安徽合肥的吴氏结为夫妻,这段婚姻由他的祖父,一位曾经的淮军将领精心安排。
吴氏以其端庄贤惠的品质,完美符合当时对妇女的传统期待,她不仅接管了家庭事务,还在段祺瑞频繁外出的岁月中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
吴氏的生活似乎注定要为段家献身。
在段祺瑞留学德国期间,及后随袁世凯至济南的日子里,吴氏孤身一人守护着家庭的温暖。她先后为段祺瑞生下一子一女,为段家延续了香火。
命运对她并不仁慈,她在33岁那年便撒手人寰,留下了未成年的孩子和深陷政治漩涡的丈夫。
吴氏去世后,段祺瑞的内心充满了悔恨和愧疚,他深知自己的妻子牺牲了太多。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哀痛后,尽管多有人为他提亲,他却一一婉拒,不愿再让另一位女子步入自己复杂的生活。
但这种状态在遇到袁世凯的义女张珮蘅后改变。
袁世凯作为媒人,这门亲事几乎没有拒绝的余地。张珮蘅与段祺瑞的结合,加强了他与袁世凯的关系,从而促进了他从军界到政界的顺利过渡。
张珮蘅虽然出身豪门,习惯了优渥的生活,却也展现出了不凡的应变能力和贤惠。她不仅管理好了家务,还尽力适应段家的生活方式。尽管身体不佳并且有抽烟的习惯,她在生下两个女儿后,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再为段家生下儿子。
这种现实使她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为丈夫纳妾。
张珮蘅为段祺瑞纳妾的第一位姨太太是陈氏,她虽身体单薄,但仍成功为段家诞下一儿一女。
陈氏的健康迅速恶化,最终在1914年与世长辞,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
这一悲剧的发生让张珮蘅的内心充满了不安与焦虑,因为陈氏的去世不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对段家未来的不利影响。
不久后,陈氏所生的孩子也相继夭折,这使得段家的压力与悲伤加倍。
为了弥补这一损失,张珮蘅没有停止她的努力。
她又为段祺瑞纳了第二位姨太太边氏,但边氏未能为段家诞下儿子,仅有一个女儿。
这令张珮蘅更加焦急,为了实现给段家添丁的目标,她不惜花费大量金钱,陆续为段祺瑞买来了三位新的姨太太。
这三位姨太太都来自寒微之家,纯粹是通过金钱交易得来的婚姻,这使得段祺瑞对她们没有太多感情。
在段祺瑞前往大连疗养期间,除了张珮蘅和边氏外,其他三位姨太太留在了天津租界。
这三位姨太太趁着段祺瑞不在,尽情享受着自由的生活。
她们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经常打扮得光鲜亮丽,参与听戏、看电影、划船、逛商场等活动。
段祺瑞在大连疗养期间,突然决定回到天津的家中。
家里原本的平静因他的突然归来而被打破。他未曾预料的归来让家中人都感到惊慌失措,尤其是家中的三姨太和四姨太。
段祺瑞回到家的第一夜就发现了家中异样的氛围。
深夜里,他因失眠在花园中漫步,结果就看见19岁的三姨太,正面如桃花,衣衫不整的,从自己儿子的房间闪身出来。
这一幕彻底激怒了他。
他无法容忍家中的妇人如此举止,于是当场对三姨太进行了严厉的责罚。
第二天清晨,段祺瑞命令家中的张珮蘅将三姨太送回北京的娘家。
在这个决定的背后,是段祺瑞对家庭名誉的极度重视。他不愿家中的丑闻外泄,也无法再容忍三姨太的行为。
尽管三姨太在被送走时情绪崩溃,但张珮蘅还是温柔地安慰她,提醒她尚有儿子需要母亲的照顾,留下了她改过自新的可能。
三姨太无奈地返回了北京的竹竿巷,在悲惨中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