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他打算赐死建文旧臣夏原吉。谁料,临死前,夏原吉却一脸平淡地说:“杀我可以,但能否宽限3天,让我把手头这些工作做完?” 这真是当之无愧的史上最敬业“工作狂”了,夏元吉为大明王朝那是操碎了心,临死前都还清贫如洗,一心只想着手头的工作。 朱棣的铁骑攻破南京城池时,建文帝朱允炆都失踪了,他的旧臣不是被抓就是被杀,方孝孺、铁铉等忠臣一个个死得十分惨烈。 然而户部衙门的夏元吉却还在忙得不可开交,他没有忙着逃命或是向新皇帝投诚,而是还在专心致志地在户部账房里心无旁骛地核算钱粮账册。 同僚们都在逃命,以为他还不知道朱棣已经攻进来了的事情,好心的同僚赶紧给他说了一声。 没想到夏元吉头都没有抬一下,摇摇头就道:“我这手头的账还没有算清呢,走不了走不了……” 在被冲进户部的士兵抓走时,他手里都还紧紧地捏着账册,被五花大绑地捆走后才仿佛清醒过来一般。 可看着朱棣周身凶狠的气势,夏元吉没有跪地求饶,也没有说自己要对旧主忠贞不渝之类的表态。 朱棣毫不在意地就要将他处死,夏元吉这才终于开口道:“死也没关系,但能否多给我三天的时间,三天后我再去死。” 这让朱棣来了点兴趣,夏元吉这才解释道:“我正在整理户部的账目,却还没有弄完,所以需要三天的时间理清楚,这样即便我死了,接手的官员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了国库。” 这个夏元吉可真是新鲜,临到死了想的却还是手里的工作,这让朱棣忍不住心头一震。 谁见了朱棣要么就是指着鼻子骂他“乱臣贼子”,要不就是赶紧投诚迎合,这夏元吉可真是头一份让他刮目相看。 这一番操作下来,朱棣已经改变了对夏元吉的想法,甚至还让他继续掌管户部,做大明的“账房先生”。 而历朝历代,户部一向都是个油水丰厚的地方,可夏元吉在被抄家时,这个位高权重的户部尚书,家中只有几件粗布衣服和锅碗瓢盆,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不说,甚至还比不上一般的百姓家里。 本来夏元吉就出身贫寒家庭,好在聪明好学的他年纪轻轻就能靠着教书维持生计,但他胸有抱负,一直没有放弃过学习。 24岁的他成功进入了国子监,夏元吉也并没有任何放松,而是继续踏踏实实地学习,沉稳内敛的气质一下子就吸引了微服私访的朱元璋。 有了朱元璋的提拔,夏元吉也顺利进入了户部,更是尽心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处理账目时总是细致入微又十分严谨,不管是上司还是同僚都对他赞不绝口。 人红是非多,夏元吉也并不是没有遭遇过官场的构陷,但朱元璋从来没有怀疑过他,始终力挺夏元吉。 朱棣登基后,夏元吉也受到了他的倚重,继续负责整个国家的财政大权。 但朱棣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南征北伐,郑和下西洋都去了好几次,哪个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户部也不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篓子,夏元吉可谓是操碎了心,他不愿意像历来户部尚书那样只知道通过增加赋税来创收,因此绞尽脑汁。 夏元吉不想搜刮百姓,甚至还专门提出了数十条赋税改革建议来减少百姓的负担,帮助百姓安居乐业。 而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想出了诸多商业计划,增加了国库收入,还严格管理支出,确保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可以说,永乐盛世的繁荣背后,是夏元吉一直在苦心经营着,所以朱棣才能这么随心所欲地开启盛世。 可没想到朱棣始终不服气,永乐十九年又要北征蒙古,这下夏元吉不得不考虑实际情况,赶紧劝谏朱棣不要再劳民伤财。 这可是戳到了朱棣的肺管子,当即就不管不顾地将夏元吉捉拿入狱,还想着去抄了他的家,自然有的是钱征战,结果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搜出来。 朱棣不愿意服软,硬生生关了夏元吉三年才终于明白,夏元吉是真心地为这个国家好,临终前都还念叨着他。 所以太子朱高炽继位后,赶紧亲自到监牢中去探望病释放夏元吉,又重新将他任命为户部尚书。 接下来的两人皇帝都对夏元吉提出的建议无一不听,十分信任,给百姓创造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净土。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他打算赐死建文旧臣夏原吉。谁料,临死前,夏原吉却一脸平
爱吃凉拌菜
2025-03-27 16:15:04
0
阅读:525
邹海斌
帝王权术
深海之鲨
没钱尚书——夏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