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鲁迅瞒着原配朱安,与小自己17岁的女学生许广平同居,致其怀孕,她疯狂

爱吃凉拌菜 2025-04-01 15:54:09

1927年,鲁迅瞒着原配朱安,与小自己17岁的女学生许广平同居,致其怀孕,她疯狂地捶打着肚子,鲁迅也不阻拦。鲁迅母亲周老太说:“留着吧,好歹是周家的血脉。”

她是鲁迅的学生,跟了鲁迅之后,一直没有名分,却陪伴了鲁迅10年,还为她生儿育女。她叫许广平,是什么原因让她甘愿当鲁迅背后的女人?

1898年,许广平在广东广州高递街一个士大夫家里出生,是官宦之后,先祖曾官至浙江巡抚,后家道中落。

因此父母仍受封建思想影响,要求许广平熟读女德女训,并要她缠足。但许广平从小却独立特行,对这些要求一向置之不理。

到了适合读书的年龄,她看到兄弟们可以去读书,于是一边摇着父母的手,一边吵着要一起去读。父母被她烦得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

在学堂里,她接触到了新的先进思想,也了解到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一直心生向往。

15岁那年,父母突然告知,小时候就已经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许广平一脸愕然。她非常反感这种包办婚姻。后来在兄长的帮助下,成功退掉了婚事。

1917年,在二哥的提议下,许广平到北京继续求学,考入了女师范高校。也是在这里,她和鲁迅人生轨迹有了交接点。

鲁迅是这所女校讲师,主要负责讲授中国小说史。两人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课堂上。

课堂上,鲁迅留着满嘴的胡须,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严肃的样子,可他讲课带着浓浓的乡音,但是他风趣幽默的引经据典,时常引发课堂上一阵欢笑。那个时候的鲁迅,在许广平的眼里,就好像在发光。

看着许广平好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闺蜜鼓励她写封信,向鲁迅表白。

信发出去后,许广平没指望鲁迅回信,可让她惊喜的是:第2天就收到鲁迅的回信!虽然只是礼节性的几个字,可许广平的心还是呯呯直跳,她闭着眼睛,把信久久地捂在胸口。

从此之后,就不断的与鲁迅书信往来。在信里,她们聊学术与人生,聊困惑与苦恼。从信里,她知道了鲁迅的感情状况,对他产生了怜惜,有了爱他,温暖他,感动他的想法。

鲁迅与原配朱安的结合是母亲包办的。鲁迅完全没想过与朱安结婚,因为孝顺他也不好明确拒绝。

鲁迅对朱安只是敬重,除此以外,他们没有沟通,没有争吵,没有感情,鲁迅从来没碰过朱安。

可是,认识了许广平,却让鲁迅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他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渐渐地,2人从师生关系,发展为恋人关系。

许广平毕业后,受聘到广东,担任一所女子师范学校的老师,而鲁迅也赴厦大任教。两人虽然天各一方,仍然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

半年后,受尽相思煎熬的鲁迅,主动辞去了厦大的工作,来广州找许广平。他在中山大学应聘了一份教授的工作,同时将许广平聘为助教。

从此朝夕相见,虽未同居,鲁迅却也体验到了,外出有人等,回家有饭吃的感觉。

1927年,广州415惨案发生后,鲁迅和许广平移居上海,开始共同生活。

几个月后,许广平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她虽然从小接受新思想,但还是不愿意破坏别人的家庭。越想越懊悔,她瘫坐在地,不断揪扯自己 头发,激动的时候,她甚至捶打自己的肚子。

鲁迅也心乱如麻,没阻止许广平。后来,鲁迅母亲,周老太来信,“孩子是无辜的,留下吧,好歹也是周家的血脉。”

鲁迅一向孝顺,也就遵从母命,最终决定生下孩子。

1929年9月27日,孩子出生,鲁迅为他取名海婴,小名小红象。

鲁迅和许广平一起生活了10年,爱情的滋养,使得鲁迅写出了《补天》和《奔月》等佳作。

也是因为有了爱情,许广平放弃自己的事业,甘愿做鲁迅背后的女子,为他洗衣做饭,成为他创作的贤内助,也不曾有任何怨言。

1936年,鲁迅突发重病,胸闷气喘,一病不起,体重只有37公斤。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

弥留之际,鲁迅大口喘着气,吃力地抓住许广平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忘了我,过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但许广平眼含热泪,死死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10年的感情,又怎能忘得掉?她把对鲁迅的思念,都倾注在给他整理书稿上。一本本,一摞摞,好像10多年来的点滴岁月。

鲁迅离世后,许广平没再婚,她靠翻译书稿的微薄收入,抚养孩子,善良的她,省吃俭用也要每月给周老太和朱安寄生活费。

为了逼迫许广平说出鲁迅书稿下落,日本人对许广平严刑拷打,还让她脱衣半裸,可许广平咬紧牙关,愣是一个字都没有吐露。

被关押和折磨76天后,许广平被释放,可是她满头白发,遍体鳞伤,甚至都不能走路。

从选择和鲁迅在一起的那一天开始,许广平就知道前路泥泞,可她依然坚定地,愿意和鲁迅携手同行。

这是她的主动选择,她不抱怨,亦不后悔。

许广平用一个女人的力量,诠释出了爱情的真谛,也活出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0 阅读:88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