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聪明的人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光彩。其中刘姥姥这个角色,看着不起

以史为鉴玛 2025-03-26 08:41:47

红楼梦里最聪明的人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光彩。其中刘姥姥这个角色,看着不起眼,可她在这本书里相当重要,故事开头有她,结尾也有她,穿针引线的红楼隐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线,把书里的事儿串起来。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年关将近,自己的女婿王狗儿因家中没钱置办冬事而烦闷不已,借酒消愁。 刘姥姥看在眼里,一番思索后,她忆起自家与金陵王家曾连过宗,便向女婿提议去攀附这门远亲,寻求救济 。 王狗儿心动了,自己不敢去,便央求刘姥姥带着孙儿板儿前往荣国府,红楼梦正文才正式开始。 可贾府是什么地方,那是富贵得流油的大户人家,门槛高得很。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 从 “不敢过去”、到“掸了掸衣服”,“蹭到角门” 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中,能感受到刘姥姥如同现在的我们初至豪门时的小心翼翼和局促。 荣国府门前车水马龙,石狮子的威严耸立,这对于来自乡野的刘姥姥而言,都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她深知自己身份卑微,所以言行举止间满是谨慎。 脂砚斋在此处批语:“‘蹭’字神理。”一个简单的 “蹭” 字,将刘姥姥既想靠近又心怀畏惧的复杂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写得精妙。 刘姥姥开始打听自己在荣国府的亲戚。书中原文:“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哪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  这些 “挺胸叠肚指手画脚” 的门丁,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傲慢无礼,从一个侧面展现出荣府等级森严。 而刘姥姥面对这般冷落,依旧陪着笑脸,言辞谦卑有礼,为了达到目的,有着超强隐忍的性格特点。 在等待过程中,刘姥姥并未轻易放弃。她又向旁人打听周瑞家的住处,刘姥姥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她又向一个小孩打听周瑞家的住处“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  此处刘姥姥对周瑞家的称谓 “周大娘” 有讲究。她以尽量贴近小孩的口吻称呼,推测小孩会更熟悉 “大娘” 这样的叫法 。 然而,故事在这里有了一个小转折,小孩告知刘姥姥府里有三个 “周大娘”、两个 “周奶奶”,刘姥姥只好直接说出 “是太太的陪房周瑞” 。 从她称谓的变化,能看出刘姥姥的灵活应变,虽是乡野老妪,但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懂得根据对方身份调整言辞,足见其心思细腻, 当刘姥姥站在周瑞家门前,书中未描绘其外在的环境,但从之前对荣国府的种种铺垫可知,即便只是周瑞家的住所,也不失贾府的气派。 原文刘姥姥先是 “陪笑道”,这一 “陪笑” 的动作,将其谦卑与讨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看似只是普通的问候,实则暗藏玄机。 刘姥姥先以看望周瑞家的为由头,拉近关系;而后提及王夫人,表明自己对贾府的尊重与攀附之心;最后,既委婉地说出希望周瑞家的帮忙引见,又给自己留了后路,即便不能见到王夫人,也请周瑞家的转达问候,话语间尽显谨慎与周全。 原文里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 脂批在此处点明:“周瑞家的,曾受刘姥姥姑爷之恩,欲报之。” 点出了周家报恩的心理。她在刘姥姥一家陷入困境时,愿意伸出援手,以此回报当年的帮助 。 另一方面,周瑞家的也想借此显摆自己在贾府的体面。脂批点明:“欲显弄自己在贾府之体面。”  在荣府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陪房,虽有一定地位,但也需要不断巩固和彰显自己的身份。带着刘姥姥这样一个远亲见到贾府管事之人,能让她在刘姥姥面前展现自己在贾府的能耐。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苦难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刘姥姥在荣国府门前,恰如用苦难淬炼成智慧的金砂。她的 “粗鄙” 言语中究竟暗藏着多少对命运的洞见,一进荣府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0 阅读:1
以史为鉴玛

以史为鉴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