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幅传世名画刘松年《补衲图》

魔都上海图像 2025-03-24 17:35:13
南宋,刘松年(传),《补衲图》,绢本设色,纵141.9厘米,横5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两名僧人坐于禅榻上,老者正潜心补衣,另一人则抱膝旁观。屏后,复有侍者二人,伫立捻茶。画中人物,表情鲜活而自然,衣纹用笔亦流畅有力。惟左下方款署之“画院待诏赐金带刘松年敬赠”及钤印疑伪。 此画的格式类条屏,原应有多幅,今存其一。画一老僧坐禅榻上,后有山水画屏风。他以布包头,须眉尽白,显得老态龙钟,却还亲自穿针引线,表现了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禅家的信念。旁坐青年僧人,注目于老僧的补衲动作,表示对其师的尊崇和师徒间真切的感情。屏风后一僧一俗,似在为老僧调理药物。背景是栏杆和盛开的花枝。榻前僧鞋之外,还躺着一条老狗,仰视主人。全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宋元罗汉画常见僧侣日常活动,此轴描绘僧人补衣,亦可归入罗汉画类型。 刘松年(约1155-1218),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宫廷画家。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 善画人物、山水,其画清润严谨,神韵生动,着色妍丽典雅,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以《画罗汉》三轴最具代表性。若与《补纳图》相较,风格互异,故此幅应系元以后画家托名而作。

0 阅读:5
魔都上海图像

魔都上海图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