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潜在的受骗者🔎
陆逊聊文学
2024-12-30 16:10:32
🔍许许多多的诈骗类案件层出不穷,骗子的骗术也花样百出,现实生活中只会更让人震惊,但为什么普法反诈这么常见但还是有人接连不断地上当受骗呢?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小到我们每刷一个视频,每购一次物,每玩一次游戏都会通过大数据精准的掐住我们的兴趣死穴,让我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
《操纵大师:骗术如何精准击中人性的死穴》让我们了解骗子那种发自直觉的心理过程,通过估量对方是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背景和什么样的欲望,从而拿捏受害者,在受害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推测出对方的生活细节,不知不觉之间受害者早就已经曝光在骗子的视野下。
🔍
很多时候未来都是不确定的,甚至我们当下面对着许多事情也是不确定的,在我们做出选择之后,知道结果之前我们会等待和观望,通过现有的情况衡量内心的预期,对于事情发展的价值,也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感觉和行动。
🔍
这恰恰是骗子精心策划的欲擒故纵术,骗子也想看看他们到底能把受害目标骗得多惨。通过情感公式和叙事技巧建立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在完美故事阶段利用目标对其特殊的盲目信念告诉对方如何获益。在取信于人的阶段让目标尝到甜头,让对方相信自己和骗子站在一起是完全正确的,在目标恍然大悟之前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
“如果有些事情看上去太好太完美,完美得不像真事,那么很可能确实是假的”,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一张美味可口的大饼,恰好落在我们头上,一夜暴富的事也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一直产生侥幸心理,确定这样的事是否真实存在,那很可能就会遭遇到诈骗的危险,当意识到被骗子耍了,那也只是无济于事。
🔍
在骗子眼里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一个人相信自己不会被骗,完全不可能上当是没有用的,恰恰是因为这种心理才会上当,这就是欺诈的高明之处,能言善辩的物理学家、知名电影公司的总裁、坐拥亿万豪宅的企业家……无论是哪种阶级地位的人都有可能遭受诈骗,我们要学会了解自己的思维,在一切都不那么迟之前抽身而退。
🔍
这本书非常精彩,深刻剖析了骗术故事和人们对骗上当受骗的精彩研究,有时候可以不那么自信,别好高骛远认为自己始终有辨别骗局的能力,要学会擦亮双眼,努力正确认识自己的思维。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