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收购徐福记
观点兔子看消费
2025-03-13 15:02:10
3月3日,雀巢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其剩余40%的股份。意味着雀巢实现了全资控股。
🍬徐福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徐家四兄弟在产业转移大潮当中,将糖果代加工、贴牌与外销业务转移到东莞。
1992年,正式创立“徐福记”品牌。
14年后在新加坡上市。
2011年7月,徐福记停牌。雀巢以17亿美元购入60%股份。交易完成,徐福记退市,徐氏家族保留40%股份参与运营。
徐福记掌门人徐乘曾说:“未来徐福记没有徐家人也可以,只要品牌能够永续,消费者就不会忘记创办的徐氏家族。”
🍬双赢
雀巢第一次收购徐福记时,外界多认为这是一场极为互补的联姻。
1️⃣强心智:一方面,随着时间积累,徐福记抓住中国人重视过年、喜庆节日等卖点,成为新年糖的代名词;酥糖、凤梨酥等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2️⃣渠道。“散装专柜集中摆卖”开创专柜自选模式,奠定了大陆糖果第一品牌。在此基础上,徐建立起专属直营分销网络,陆续渗透商超。
👉🏻双赢:外资收购中国本土品牌时,极为看重的就是渠道与品牌心智。
3️⃣市场。雀巢入股前,徐福记在全国有100多个分销团队和近2万个直营零售点,2010年公布销售额6.69亿瑞士法郎,息税前利润率17.3%,国内拥有4家大型工厂。
🆚反观雀巢在糖果市场占有率仅1.6%,徐福记的产品包括糖果、谷物小食品、预包装蛋糕和传统食品沙琪玛,雀巢公司在华现有产品线是一个补充。
👉🏻互补:徐福记虽已壮大,但中国糖果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仅3.9%,且有食品巨头玛氏,阿尔卑斯等强劲对手。雀巢植根中国二十多年,拥有23家工厂、两家研发中心,10年中国销售额28亿瑞士法郎,有为徐福记提供资金与研发投入的能力。
🍬改革
从2015年到2021年,面对竞争激烈和健康风潮,徐福记历经三次换帅,轮番改革。
1️⃣渠道,继续向电商等线上转型,陆续砍掉效率低下的流通渠道,通过专柜直销主抓KA卖场,公司自行投入资金控制终端销售。
2️⃣年轻化,选择赵丽颖为代言人,与欧阳娜娜合作,靠近年轻人。
3️⃣ 健康化转型,强调0糖的概念,推出减糖、减油、0脂0糖0卡产品。
👉🏻2024年一季度财报,雀巢糖果业务是最大增长贡献者,得益于徐福记和脆脆鲨持续走强。
对于雀巢和徐福记来说,二者相得益彰。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