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气血不足”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有何区别?
痛经,是现代女性朋友的最常见病症;
许多人胡乱吃药,不仅没有根治此病,而且是病情迁延难愈。
下面,我就来说说引起痛经的两个最常见病因的区别:
1,“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
症状特点: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病因病机:
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经行血泄,冲任气血更虚,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2、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
症状特点: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病因病机:
患者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