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火了!"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主任向患者要了一个肉夹馍,患者问及如何加号时,他大方地表示,一般外地来的都会给加号,到时候告诉我,你给我了一个肉夹馍就好了。
一个肉夹馍,西安满大街都是,可偏偏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吃,最近在网上炸了锅,原因很简单,一个医生“讨要”肉夹馍,患者顺水推舟,医生反手一个加号,一来一往,看似平平无奇,却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巴。
因为这背后,藏着太多关于医患关系的密码,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去医院看病,就像打仗一样,患者提心吊胆,医生如履薄冰,大家心里都绷着一根弦,就怕出点啥幺蛾子,所以,这个“肉夹馍事件”一出,瞬间就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医患关系里最柔软的那一面,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王铮医生,门诊刚结束,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好旁边一个从西宁来的患者,手里拿着几个肉夹馍,香味扑鼻。
王医生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问患者能不能分他一个,患者也挺大方,二话不说递过去三个,还想借此机会加个号,王医生只拿了一个,然后就答应给患者加号,还说下次来就提“肉夹馍”的事儿,他就知道了,就这么几句简单的对话,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只有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怀和理解。
说起来,王铮医生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医学博士、胰腺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各种头衔一大堆,之前还在重症监护室工作过,救过不少人的命,按理说,这样的大专家,应该很忙、很严肃才对,可他偏偏就那么自然地向患者要了个肉夹馍,还跟患者开起了玩笑。
这种反差感,一下子就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它戳破了当下医患关系的“窗户纸”,现在很多人去医院看病,都觉得医生冷冰冰的,像个机器一样,只顾着开检查、做手术,根本不关心患者的感受,过度医疗、信息不对称、商业利益驱动,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医患之间缺乏信任。
患者总是担心被坑,医生也觉得压力山大,这个“肉夹馍”事件,就像一股清流,让人们看到了医患关系的另一种可能,这个肉夹馍,它不仅仅是一块食物,更像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医患之间的情感连接,它打破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隔阂,让双方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
王铮医生收下的不是肉夹馍,而是患者的心意,患者得到的也不是特权,而是医生的共情,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建医患信任的思路,医生要放下身段,主动与患者沟通,多一些人文关怀,要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猜疑,患者也要理性就医,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要过度医疗。
除了“肉夹馍事件”,王铮医生在网上也挺火的,他经常在抖音上分享一些患者的故事,科普一些医学知识,有人叫他“ICU战神”,也有人叫他“暖心主任”,他既能在手术台上力挽狂澜,也能在诊室里和患者唠家常,这种多面性,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真实,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一个医生的善举,可以迅速被放大,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生形象,无疑是一件好事,当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炒作,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有情绪、有压力,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网红医生”现象,不要把他们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