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已经看到微博在测试 了。
这段时间因为DeepSeek的到来,给我的感觉是如今互联网企业都在抢着接入DeepSeek,就像本土谁家咖啡不卖9.9谁就尴尬的即视感。
而且,这是其一。
其二是,现在没接DeepSeek的企业,连「假装努力」的资格都没有了。
因为当微博CEO亲自下场用DeepSeek整理明星离婚八卦,当网易云音乐连夜接入就为给用户生成「失恋歌单」,你会发现AI几乎成了新时代的「糊弄学大师」。
企业拿它缝合信息差、制造技术进步的幻觉,而用户则是喜欢「5秒读懂娱乐圈狗血剧情」的速食快感。
没接入的企业,就像同学聚会上没开美颜的路人甲,连假装「我很高级」的入场券都拿不到。
可能有人问,接入到底有没有用?
从前吹「生态闭环」「私域沉淀」,现在全员改口「深度思考中(DeepSeek-R1模型)」。
你不给产品贴个AI标签,瞬间就显得商业模式过时了。
所以,在此之后,分水岭就出来了:AI是产品的标配。
想要找投资,没AI,你连给投资人画饼都找不到新素材。
所以接入有没有用,不是重点。
这是2025年的互联网生存礼仪,就像过年群发祝福,你可以不走心,但不能不参与——否则下次行业峰会,你司名字可能连背景板二维码都挤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