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收纳是成年人最治愈的摸鱼方式之一。
把过期的布洛芬扔掉,梳妆台的护肤品归置到收纳盒,数据线分类缠好电线放回抽屉。
听着塑封袋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在给生活做减法按摩。
看了很多收纳视频后,想学习,却发现要从买各种工具开始,是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当我硬起头皮,拒绝把收纳当成表演型家务,只是尽可能让每个无处安放的小物件有个安身之所。
我才深有感触:
普通人的家根本不需要网红收纳神器。淘汰的月饼盒装玩具散件,鞋盒留着装零散的小工具,一次性的饭盒也可以当抽屉分类盒……
那些被过度营销的"收纳美学",不过是给焦虑情绪标价的消费陷阱。
当书架上每本倒伏的书都站直了,茶几永远留着喝水的圆印,玄关拖鞋永远在一脚踩到的位置上……
原来真正的精致,是把目之所及都驯服成顺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