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羊绒大衣成为今冬热门话题,从各种 “小姨风” 穿搭到 “富人冬天不臃肿” 的讨论,羊绒被捧上神坛,其营销背后也引发诸多争议。
在 “小姨风” 穿搭中,羊绒大衣是重要元素,从被称为 “羊绒大衣届爱马仕” 的 MaxMara 到单价八九万的 Loro Piana 等品牌常被提及。商家将其描述为轻薄修身、符合独立气质,还推出千元平替。同时,在 “富人冬日穿搭” 话题里,羊绒被宣扬为轻便保暖,是富人的专属,甚至出现 “冬天买羽绒服是穷人骗局” 等言论。
然而,这些对羊绒的描述多掺杂着对精英阶层的想象滤镜。事实上,羊绒虽保暖性能较好,因其纤维细能 “锁住” 静止空气,但单论保暖,并不一定优于人造纤维,如 “德绒” 材质细度更细,导热系数与羊绒相差无几。羊绒更多赢在柔软度、吸湿性等维度。且在干燥环境下,羊绒同样会产生静电。
不少网友对围绕羊绒的话题感到不适,认为其将穿搭风格捧成必需品,用一种选择否定其他方案。所谓富人穿羊绒不冷,是因他们多处于恒温环境,普通人穿棉袄、羽绒服等同样体面,不应被贬低。“时髦小姨” 话题也被指片面用消费元素构建形象,是商家理想顾客的模样,否定了正常多样的形象。
正如鲍曼所说,消费社会中消费品会在满足欲望前遭诋毁贬值。羊绒或许也会被时尚圈抛弃,新的概念还会不断出现,人们应理性看待,不被营销左右,因为是人穿衣服,而非衣服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