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难道看不出朱允炆镇不住藩王吗,为什么自己在位时不削藩?
就这么说吧,别说朱元璋自己了,就算拉上蓝玉、徐达、常遇春这些人让他们看靖难之役的经过,都能给他们看傻。
谁能想到,朱元璋给自己的孙子留下了近百万的精锐部队,将帝国九成的资源都留到了中央,还特意留下来一整套文武班底,就这种实力,别说对付那些已经没有实权王爷,就算打上蒙古也是完全可以的。
而朱棣,当时削到只剩个王府了,只能养800亲卫队,连北京城防军都是建文的人。
试问,这种仗,建文皇帝怎么输?
朱棣能攻下南京城,所谓的“靖难之役”能取得成功,这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来看,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神迹。 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看,估计朱棣自己都没指望能造反成功,又何况是早就故去了的朱元璋呢。
朱元璋就是始作俑者,分封就是他主导的,不得不说明代亡于极致的家天下。天下都是朱家的,其他人都是鱼肉,独夫制度下,土地兼并,家奴擅权,至嘉靖朝已经积重难返。万历回光返照后,又步入老路,其能不亡?只有程度上的区别,没有本质的改变。所以,与其说建文帝如何如何错误,还不如说是术的失败。百子千孙的朱家,终究是重蹈覆辙。
朱棣虽然手上开始只有八百人,但戍边十数年,统领大军跟边军卫所将领关系密切。再加上蒙古朵延三卫支持,朱棣只要突袭占据北京就能迅速壮大。
用户11xxx47
明朝关分封什么事?土地兼并是因为朱元璋规定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不交农业税,故而江南很多良田都挂在他们的名下,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导致大明后期税收不足。魏忠贤有见及此,开征工商税,国库已经有富余了,但崇祯上台后,听东林党忽悠砍了魏忠贤,断了工商税这条财路,明朝财政入不敷出,最终亡国。
平静~开开开
朱允炆和崇祯共同点是全盘相信儒家文官
平静~开开开 回复 阵雨 02-21 19:53
全信儒家那套的皇帝本身就是无用,不需要特别说明
阵雨 回复 02-21 13:05
为啥不说皇帝无用?
一蕉被蛇咬
但凡少作一样死,都可以做得稳稳的
上弦月
朱棣造反,逆天改命,以弱胜强,他侄儿但凡对一次,他就造反失败,但是他侄儿就是没有对上一次。朱棣造反把大明气运透支了,明朝灭亡时候,大明只要对一次,都能把满清摁死,结果满清就是上演逆天级的蛇吞象。
用户15xxx35 回复 02-20 16:43
哪个王朝灭亡前都一样,哪怕对一次都能继续苟延残喘。
消失 回复 02-20 14:22
你这是开了上帝视角在说大话,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对的时候?只是对的时候少,错的时候多而已。
风花雪月
这才是真命天子的操作,老天都在帮朱棣,就像他老子朱重八,当年就像开了挂,怎么打都赢,这天下不姓朱老天都不答应!
浪花
从朱高炽开始,文人已经伸手了,卖了朱家,还有其他家,文人始终是文人
曹孟德综合症晚期患者
瞎指挥憋,但凡一句话:擒杀朱棣者,封王赏千户食邑,朱棣就活不过当晚,还想起兵造反?朱允文说不准伤我叔叔,这还怎么打?
此用户已改名 回复 02-21 01:30
你知道湘戾王从何而来吗
体育老师 回复 02-21 19:16
啥比吧你?谁告诉你朱棣能活是因为这句话的?
用户14xxx51
朱允炆自己志大才疏,长于深宫夫人之手,还重用一群酒囊饭袋如黄子橙之流,逼死皇亲已失大义,反观燕王,常年征战,军中还有他岳父徐达的部下,也朱允炆焉能不败
张三!
从朱棣成立内阁起,文人已经开始逐步架空皇权。五军都督府的没落,皇帝丧失军队的掌控权。全面海禁的开始,文人又抓住了最大的钱袋子。你难以想象,明朝军人的地位还不如宋朝。都说东林党搞垮了明朝,真正的幕后的掌控的文人。明朝为何多太监专权,因为只有太监是皇帝的人。
五千年文化大一统 我为世界立规矩 回复 02-20 18:30
有句话说对了,明朝军人地位还不如宋朝
此用户已改名 回复 02-21 01:44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设立内阁,文人起势,盛世显现,皇权鼎盛,你所说的架空,无非就是后世皇帝庸碌无能,驾驭不住群臣,拿不出手段,什么都交给臣下,这能怪文人吗,看看永宣三代是怎么用人的
豆腐小僧
很多写到这一段历史的书里都隐隐约约提了这么一点:建文帝只有一个优势,就是熬死他所有的叔叔辈,尽量少削蕃;因为当时北部的几个王公藩镇都是用来抵御草原南下劫掠用的,对于这点来说,一个治国者要分得清轻重与缓急。
/mg/kk 回复 02-21 20:13
几个岁数大的亲叔叔们有实权,有威望,其他的根本翻不起浪花!
豆腐小僧 回复 02-21 17:06
这种事有容易的吗
用户10xxx69
他只是在北京就翻,并没有掌控整个北京城,北京的驻军不归他管辖
小自在
那些藩王全是他儿子 要削藩就不会封这些藩王了 老朱规划的体系 自家旁系掌控边军拱卫中央嫡系
shalsan 回复 02-20 22:40
开历史倒车,周,汉初,晋,都证明了这模式不行。
SHMILY 回复 02-21 16:50
削藩是哪个皇帝上位都要做的,朱棣也不例外,大侄子已经帮他清理了一遍,他上位之后又把那些弟弟侄子们清理了一遍,只不过手段更高明一些,借兵给他的宁王从北方调到了江西,没有了自己的老根据地。他二哥三哥的继承人也被修理了一顿。
羞涩的漆黑莲月
朱棣继承了他老爹的优秀基因-运气好。
用户11xxx47
朱棣的根据地就是北京,是占领南京才对!
颜维
朱元璋根本就没准备削藩!他也压根就没想到,他的孙子会愚蠢到削藩!设藩的初衷就是替皇家世代镇守边关,不削藩,就不会有朱棣清君侧!
颜维 回复 SHMILY 02-21 17:15
你的意思是,不削藩,早晚是隐患。难不成这个隐患,比他四叔干他还要快?
SHMILY 回复 02-21 17:02
他不削藩,是因为那些都是他的儿子,用来监视武将和抵御外族。朱标不死,在位期间也不会削藩,那些都是他的兄弟,能力没有他强,中央军的实力还是比各地藩王要强。朱允文不一样,能力一般,出身一般,没有强劲的外戚,那些叔叔就像一群狼,随时都有可能联合起来造反。
用户14xxx40
死“十族”的那一帮自以为是的腐儒害的
片叶不沾身
老朱杀得不够狠 后代削藩的太快
guwuyilei
家族内讧,政局动荡,明廷会繁荣长久吗,亲皇孙和各藩王儿子孙子,都想保全……按当时朱元璋想,南京拥有的军事和资源可以打败个别藩王叛乱,……
废铜战士
这个奇迹是靠两个关键点完成的。开始朱棣还一招一式,一城一池的争夺。他手下一个大臣说:别他妈扯犊子了,你跟皇帝拼消耗,就是等死。啥都别管了,直取京城,把建文抓起来。天下人谁管你们谁做皇帝,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人。把皇帝抓住,天下就都归顺了。朱棣这才恍然大悟,直取京城。这是第一个关键点。第二个关键点是建文这个傻逼,派出守城的有两个人,一个他刚刚责罚过,一个是朱棣的亲弟弟。这俩人不出意外的把朱棣放进城来。
老何
看看地主家的丑儿子李景隆(朱元璋外甥孙子)是个啥范,停二五八万不赢,三六九条不赢,一四七饼还是赢不了。
我是他朋友
所以后来清朝,王爷不得离京。吸取教训
用户10xxx57
文官操蛋:黄子澄,铁铉啥玩意。武官混蛋:李景龙什么东西。朱允炆自作孽,不可活!
小生怕怕
勿伤吾叔,都你死我活了,还这么傻逼
神兽鸿鹄
王爷造反成功的,古往今来就他一个,确实是神迹,运气成分拉满
体育老师 回复 02-21 20:25
没杠硬杠
石开 回复 体育老师 02-21 23:15
不是造反哪来的政变???
用户42xxx57
朱允炆太垃圾了
娜颜何
既然朱允炆地位这么稳固,那干嘛着急削番呢?
对面有条胡搅蛮缠的傻狗
朱棣:谁说的没指望造反成功?没指望成功我造反?我是头和脖子比大刀还硬还是怎么的?我的目标就是坐那个位置,年少时就是这么想的,只是我爹和大哥都太厉害,只能认怂,其它人,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我就没放心上,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结果你们也都看到了。[抠鼻]
牵着刚子去打猎
朱元璋一直觉得分封没问题,直到晚年,他还对朱允文炫耀自己的安排如何周全,说“朝廷有变,藩王御之”,直到朱允文问出“藩王有事,何以御之”,朱元璋才发现自己的安排有问题,但此时他已年老,没精力也没时间改变了
割草机
朱元璋觉得朱允炆只有中人之姿,朱棣是个人杰。但相信用制度的威力和集体的能力,应该可以遏制驾驭个人的。。没想到的是中人之姿还不如撒手大掌柜。一顿乱操作和崇祯好有一比。
大林
大一统王朝,藩王造反唯一成功者。
石开 回复 02-21 01:48
李二:你说啥,我亲自干掉太子,逼迫父皇退位。你也太看不起我了[捂脸哭][捂脸哭]
走极端路都是被逼的
建文是史上第一败家子[doge]
负正一
朱元璋杀淮西勋贵保孙子,这就先天让淮西勋贵站在朱允炆对立面,朱棣兄弟几个和淮西勋贵一起上战场很多年加上联姻,感情和利益关系都很深,朱允炆太年轻政治智慧又不行,上台后根本就没手腕收服掌控军队勋贵阶层。
45599957
朱元璋杀功臣,让手下人都寒了心,朱棣反朱允文,一些大臣们都在看,甚至有人帮忙。
海纳百川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千秋万代
莫邪
朱允炆如果只是削朱棣一个人是有绝对实力,关键在于他削的是所有的藩王,步子迈的太大
大梦归离
这个没办法,除了他傻,不知道学汉武帝慢慢来以外,还有他叔是气运之子的原因,这咋比得过?
女人如烟 回复 02-20 19:30
建文还想得出推恩令就好了,他连武帝皮毛都比不了,眼高手低!操之过急!
板凳匪徒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那些大佬看不上小朱放水给老四?
/mg/kk 回复 02-21 20:21
就是放水。建文连自己的亲叔叔都给逼死了,特别是那个自焚的亲王,那可是和建文一起长大的,真正的至亲!这都能下去手,你说其他朝臣都是外人能不心里害怕吗!失了大义,失了人心,下面只是象征性抵抗一下!
光阴
朱元璋对属下朋友苛刻残忍无情无义,但是对子孙后代确是宠爱有加。
张沉默_
他侄子主要也狠,你削藩最起码保证荣华富贵,
哈七派
文官集团误国,贯通整个明朝
用户10xxx63
李世民,朱棣都是王,敢造反,那肯定是有几刷子的!实力+机缘,一不小心就能赌赢。
那时明月在
说的好,但是能打仗的就剩守城将军耿炳文,军事主官不行。 还不如铁铉。
笨笨
朱老四得天下完全依靠大明战神李景隆。
丽斌相框
玄幻的都像李景隆是朱棣的死党了。
韭菜炒大葱
宽和仁慈的湘王被黄子澄逼自杀后,朱棣绝望了,只能清君侧。
海阔天空任鸟飞
朱元璋金国后裔,祖籍北京。金国灭亡祖辈改汉姓朱,元朝以奴隶卖到凤阳。元末朱元璋奴隶起义,靠庞大假汉人势力,竟然当了皇帝。不过建都南京,不满意,老想迁都北京。朱棣这是完成了朱元璋的遗愿。
何卿
一句话,朱元璋没算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元璋封王没太大问题。问题是,后面老二老三都死了,这才致命。其实如果这两个不死。加上朱标不死。朱棣很难成功。不止是朱标的太子身份。关键后面两个藩王可以制约朱棣。这个才是最关键。可是两个都死了。这样北方就是朱棣一人独大,这才是致命的,朱元璋不可能把朱棣杀了吧。
悲农
自己封的,凭什么自己削啊
游戏
跪着的人,朱头老
女人如烟
唇亡齿寒,老四造反其他藩王心里暗自庆幸,还添油加醋!这些将军跟谁打工不是打工?倒戈老四还能加官晋爵!你当他们傻?
汤洋高五茅
说到底,就是南京风水不行,做首都,必亡
Money你别跑
是朱元璋没想到孙子这么蠢,老朱的设想很美好!
过了一春又一秋
写的啥乱七八糟的,,,朱元璋的思想跟朱允炆的路子就不是一个路子,,老朱特意弄的分封藩王好不?意思就是既让每个儿子都富贵一生,又掌权掌财富,又掌军权!等于天下都弄成了朱家的!所以各地的藩王,各地朱家执掌!,中央独大!,另外中央有事儿的时候,各地藩王还能带兵进京勤王勘难!,朱允炆一上来就撤藩!这跟他爷爷是背道而驰的,,另外,如果中央完蛋的情况下,各地藩王谁能打进中央保卫朱家江山!即使当了皇帝,有能者上位!老朱估计地下有知也是认可的,谁又能保证其实老朱当初没有暗地里没这样想??
飞蛇利刃
朱棣:都是对手的衬托
2◕ ̯͡◕゛ ❁҉҉҉҉҉҉҉҉
朱允文发布命令,不准杀死朱棣。他不想被杀害叔叔骂名。这下好了,皇帝不想背骂名,手下谁敢杀朱棣。能放水就放水,一个打不死的朱棣,造反不成功都难。
周情孔思
朱允炆多行不义,人心丧尽。燕王极致忍耐,被迫反击。
用户10xxx83
朱元璋无所谓!不管谁胜,都是自己直系继承!
侯鹿
皇太孙只要在那帮江南文臣的忽悠之下再好的牌都能打稀烂。削藩的决策英明无比,把装病卖疯的皇叔直接削到造反把皇位都削没了[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嫖圣
不用说了,不是朱棣太强,而是朱允炆过于废物!当从这货连用顶级二五仔李景隆,就可以看出,这货有毛病,正常人早宰了,朱允炆居然用到它大开城门,即毒又废!
用户10xxx04
对于底层士兵来说,这又不是外敌入侵!都是你们老猪家自己的事!
565685996
大明战神李景隆说,四哥快来
用户14xxx64
牵都北京啥屁事都没有
king
蒙元真正的统治者是汉人地主豪强,明朝地主豪强一直寻找蒙元接班人,江南士绅雇佣明属荷兰裔犹太人为首的倭寇集团颠覆了大明,真实的历史上大明是全球共主,全球只有一个文明中华文明,欧洲历史始于永乐,明清中外历史均系伪造,西方没有文明,美国就是个山寨版的大明,真正的历史都在国外图书馆,梵蒂冈,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明朝毁于一场泛大陆奴变,始作俑者就包括明属荷兰裔犹太人,他们也是美国的建立者,八旗是八支倭寇海盗的旗帜,首领说明属荷兰口音英语,海盗说沿海各地方言,最强的一支说南朝鲜方言,基本上没有日本人。这些明属荷兰裔犹太人的老祖宗叫以色列,中文名叫石勒,一石勒也,就是后赵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