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含笑赴死,如此壮怀为何充满争议?
史论纵横啊
2025-02-19 16:17:07
1949年5月11日,一位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上海闸北宋公园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一名即将被行刑的男子,因为旁边的亡命牌上写着:“奉命枪杀通敌叛国犯朱大同”。
哈里森·福尔曼给照片的注释是:“共产党人朱大同,视死如归,大笑赴死。”
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处死的共产党员,理所当然的应该受到优待,在上海解放不久,朱大同就被上海政府追认为烈士。
似乎这也是实至名归的事情,然而事情却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坊间对朱大同这个人物的评价却又充满了巨大的争议。
这一次,人们不但怀疑他是汉奸卖国贼,还怀疑朱大同压根就是一个共产党的叛徒,是一个政治上投机倒把的墙头草。
有人曾直接贴出朱大同的履历,1928年加入中共,1934年投敌叛变当了中统,1941年被日军逮捕,登报声明愿与日军共同反共后被释放,1943年担任国民党清乡大队长,反攻倒算杀害数百人,1949年倒戈准备策动武装起义,迎接解放军渡江,事发后被国民党逮捕枪毙。
直到1999年,河南电影制品厂离退休干部处印发的一本书名为《深切的缅怀——纪念朱大同烈士殉难五十周年》,在该书中详细的记载了朱大同的生平,书是纪实性的,参与回忆记述的大多都是当年的地下工作者。
才将朱大同烈士一生的事迹完整的披露了出来,朱大同的生平事迹基本与《萧县志》不发生冲突,但是里面漏掉的点是,朱大同在1932年革命失败后,一直接受党的领导,转入地下工作后,成功的打入了中统内部。
为了获取情报,朱大同才深入敌后,不惜毁掉自己的名声,也要继续革命下去。
根据书中记载,朱大同在抗战期间主动作战次数达25次,被动与敌作战19次,击毙鬼子汉奸574人,俘伪军136人,这样的战绩虽然算不上辉煌,那也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由于坊间对朱大同烈士身份质疑颇多,1981年民政部经过层层审查,最终再次追授朱大同为烈士。
朱大同为什么会发生大笑?没有会知道当时朱大同的心境是如何的。
通常来说,愿望在临死前完成,对自己的人生已经很满足,对生命的坦然,当真的要逝去的时候,不再会在乎什么,笑对这个世界的告别,也是对另外一个世界的向往。
革命即将胜利,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去死,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事情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