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2岁的台湾老兵王德耀背着行李,回到了离家38年的舟山老家,当他敲响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2-19 10:23:55

1987年,72岁的台湾老兵王德耀背着行李,回到了离家38年的舟山老家,当他敲响门铃时,驼背的妻子刘谷香走了出来,两人对视的一瞬间,彼此都愣住了,这一幕恰巧被随行的摄影师拍了下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王德耀和刘谷香是浙江省舟山群岛上的邻家孩子,小时候,他们形影不离,一同嬉戏玩耍,一同上学读书,随着时光流逝,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从单纯的友谊逐渐蜕变为爱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王德耀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立志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告别家乡时,他握着刘谷香的手,深情地许下诺言:“等我凯旋归来,咱们就结婚!”刘谷香含泪点头,目送着王德耀奔赴战场。   谁曾想这一别竟是整整38年,随着战局的变幻莫测,王德耀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最终退守台湾,至此,他与大陆,与家乡,与刘谷香,彻底失去了联系。   王德耀虽然人在异乡,但心中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爱人,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梦中呓语,他都在呼唤着刘谷香的名字,王德耀曾无数次提笔写信,想要告诉刘谷香自己平安无事,想要诉说自己对她的思念,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两岸交流阻隔,王德耀写下的家书,无一例外地石沉大海。   38年间,王德耀一共写下了500多万字的书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刘谷香的爱恋和牵挂,他在信中絮絮叨叨,讲述异国他乡的点点滴滴,讲述自己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讲述对爱人的朝思暮想,然而,这些信件,始终无法送达刘谷香的手中。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刘谷香,也在以她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王德耀的深情等待,38年来,无数亲朋好友劝她改嫁,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她要做王德耀唯一的新娘,哪怕青春易逝,容颜老去,也要等他回来。   岁月就这样悄然流转,刘谷香的双鬓染上了白发,脸上爬上了皱纹,但她的心,却始终为王德耀而跳动,她相信,总有一天,王德耀会踏着归乡的路,重新回到她的身边。   转眼间就到了1987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两岸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经过多方努力,两岸终于打开了一条交流的通道,一批台湾老兵,获准返回大陆探亲,当王德耀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几乎喜极而泣。   王德耀把这38年间写给刘谷香的所有家书,整整齐齐地装进一只大皮箱,他要把这500多万字的思念,亲手交到刘谷香手中,当他拖着沉甸甸的皮箱,踏上返乡的轮船时,内心澎湃不已,他想象着与刘谷香重逢的一幕,想象着她会是什么模样。   1987年的某一天,王德耀终于踏上了阔别38年的故土,当他步履蹒跚地走在家乡的街道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曾经的泥泞小路,如今已铺上了水泥;曾经的茅草屋,如今已换成了砖瓦房,唯有那份对刘谷香的爱恋,从未改变。   王德耀找到了刘谷香的家,敲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当门缓缓打开,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岁月在她的面庞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但王德耀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这不就是朝思暮想的刘谷香吗?   刘谷香愣住了,她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她颤抖地伸出手,轻轻触摸着王德耀满是皱纹的脸庞,泪水夺眶而出,38年了,她等到了,她的王德耀,终于回来了!   两位苍老的恋人,紧紧相拥,泣不成声,周围的邻里,也被这感人的一幕所触动,他们都是看着王德耀和刘谷香长大的,见证了这段跨越时空的爱情,如今,当事人终成眷属,怎不令人动容?   王德耀打开皮箱,小心翼翼地把那一沓泛黄的家书,递到刘谷香手中,当刘谷香翻开那些信纸,看到王德耀一笔一划的字迹时,泪如泉涌,原来,他从未忘记过她,原来,他一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爱着她。   尽管青春已逝,容颜已老,但爱情的力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就像那500多万字的家书,虽然没能寄达,却始终珍藏在彼此心中,王德耀和刘谷香用他们的坚贞不渝,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爱情赞歌。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见信当如晤 不忘回家的路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