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输的那么快? 说直白点,还是实力不行 满清和明朝在关外那种阵势是李自成这些起义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别的不说,一个曹文诏到了关内,就是当代白起的存在。 对待明朝,起义军打不过还能到处跑 清军入关之后,压根不怕你跑,只要你敢跑,我就敢追。 明朝的末期,长期以来的赋税和徭役让百姓不堪重负。 李自成所在的这一地区,百姓普遍困苦,很多人因无路可走,纷纷加入起义大军。 李自成成功地组织起这支起义军。 他的均田免赋的政策也获得了人民的热烈响应。 李自成通过不断地战斗,最终成功攻入北京。 然而,成功占领京城后,李自成却面临着国内复杂的局势和外部的满清威胁。 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失去了原本可以依托的中央政府的支撑。 满清的威胁并未因明朝灭亡而减弱。 其次,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后,没有稳定政权。 他提出的均田免赋政策,虽然吸引了大量贫苦百姓的支持,却因缺乏财源和有效的资源管理,导致经济状况逐渐恶化。 为了维持军队的运转,他不得不依靠抢掠地主和富商的财产。 李自成的军队纪律松散,军中存在大量盗掠现象,许多百姓不敢投降。 此外,在占领北京后,他并未能有效地调动手下的力量去对抗满清的进攻,甚至在关键时刻,他的部将刘宗敏拒绝执行命令。 李自成无法有效地凝聚自己的军队,部队士气低落,军中纪律涣散。 他虽然能够吸引大量农民的支持,但李自成没有像刘邦那样广纳贤才,反而陷入了过度依赖一部分骨干力量的困境。 李自成未能有效处理与吴三桂的关系,导致吴三桂因个人恩怨选择投降满清。 这一背叛使得清军得以迅速集中力量,最终围攻李自成。 李自成尽管一度成为了“皇帝”,但他仅仅在位42天后便被迫逃亡。 李自成的闯军,起初在华北的进攻几乎摧毁了明朝的核心力量。 然而,在他从陕西撤退的过程中,闯军遭遇了空前的损失。 尽管如此,李自成的军队建制没有彻底崩溃。 与敌军相比,闯军似乎拥有超强的续航能力。 然而,闯军的优势开始被削弱,尤其是在湖北一系列战斗中的惨败。 刘宗敏、辛思忠、任继荣等大将相继阵亡。 闯军的军心动摇,部队的结构变得松散。 湖北之战的惨败,堪比此前李自成在甘肃的失利。 李自成的死,才真正让闯军的局面变得无法挽回。 李自成的去世发生在关键时刻,原本可以迅速进行反击的时机被耽搁了。 李自成死后,东路与西路的军队分别陷入了困境。 西路军的李过虽有一定的威望,但兵力有限,未能攻下荆州。 与此同时,东路的军队众多的将领互相争斗,东难以形成有效的指挥体系。 田见秀等人虽然拥立了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但李自敬缺乏足够的威望与战功,未能团结起东路军的力量。 东路军花费了大量时间与何腾蛟交涉,结果不仅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反而让部分将领叛变,加入了何腾蛟的阵营。 最终,东路闯军在湘北一带停滞不前,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时机,直至1645年,才重新集结兵力,准备攻打荆州。 1645年,李自成原计划通过进攻湖南。 然而,由于此前的拖延,时机已经错过。 何腾蛟的新军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他凭借着有利的地理位置,能够抵挡住闯军的进攻。 闯军不能再以迅猛的速度突破清军的防线。 李自成如果能够在何腾蛟刚上任时发动进攻,他的军队或许能扭转战局。 但闯军的分裂与李自成的死,使得这一切变得不可能。 与明朝、清朝的较量中,闯军的领导层内部分裂和战略错失,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实际上,李自成和他的部队完全有能力与清军进行持久的对抗。 凭借他们庞大的兵力、游击战术以及对山区地形的熟悉,闯军本有机会通过耐久战与清军形成僵持。 然而,由于内部的纷争与外部的战略失误,这一切都未能实现。 李自成的死不仅打破了闯军的统一指挥,也让南方的抗清势力在战术上失去了灵活性,最终让清军得以顺利南下。 参考文献:[1]冯天瑜.李自成死地之争对史学研究的启示[J].江汉论坛,2018,0(11):92-98
李自成为什么输的那么快? 说直白点,还是实力不行 满清和明朝在关外那种阵势是李自
墨海扬波澜
2025-02-17 17:29:09
0
阅读:119
江渐月
南明联虏平寇。
古道
农民本来就是这样的特性
以后再说 回复 02-18 10:00
破坏之王
雪儿
主要是明军把人当人看,不乱杀无辜,碰到了当明朝人不当人看,宁错杀十万不放过一人的满清,自然无处逃,逃到哪里,哪里百姓被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