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新四军电报科长叛变,我军尚未察觉。不久,日军收到叛徒绝密电报,内容竟然是粟裕、谭震林、叶飞、王必成、陶勇等新四军高级将领秘密开会的地点、参会名单、行程路线。 按理来说,这份关键的重要名单,只有新四军的高级领导才能够掌握,如今怎么会出现在日军的手中呢? 很显然,这一定是新四军的队伍中,出现了敌人安插的间谍。 日军司令小林信男看到这份情报之后高兴地咧开了嘴,这份情报上的主要内容是说新四军的主要干部们在秘密据点开会,会议结束之后,他们便会各自返回。 地点、时间和路线都写的清清楚楚,只要他布置好人去埋伏,那这些人都会成为瓮中之鳖,无处可逃。 小林信男急忙召开了会议,将日军部队队长还有几个伪军部队的头目叫来,在会议上,他布置了伏击计划,准备把新四军重要干部一网打尽。 然而,看到小林拿出来那份重要情报的时候,一个人的心中突然紧张了起来,这个人就是新四军安插在敌军部队中的施亚夫。 他是我军的重要卧底,平时负责传递一些重要的情报。 好几次,新四军队伍能够化险为夷,都有赖于施亚夫的机智应对。 施亚夫第一时间就意识到新四军的队伍里出现了叛徒,这些被伏击的重要干部里有叶飞、陶勇等能力卓群的干部,一旦被捕,后果不堪设想。 他表面没有显露声色,心中却是焦急不已,他得想个办法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这样才能够粉碎敌人的计划。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伪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清乡”活动,为了应对敌人,粟裕这才找来了高级干部开会,和大家商议对策。 如今他们丝毫不知道情况已经泄露,开完会之后,几个干部便离开了。 施亚夫得到消息之后,急忙把情报写了下来,派联络员把这个机密情报带给了粟裕,好在他的情报到达的及时,几个干部离开没多久,还能够追回。 粟裕看完情报之后,心中一惊,急忙将离开的干部追了回来,让敌人的计划彻底落空。 一番折腾下来,敌人不仅没有如愿,还损失了一名奸细。 日军蹲守了很久都没有见到人影,气得哇哇大叫,小林信男意识到他们的队伍中也有新四军的“眼线”。 可施亚夫的伪装称得上是天衣无缝,小林气急败坏地追查了很久,都没有一点消息,怀疑来怀疑去都没有揪出来那个人。 毕竟能够在日伪军部队里做事情,施亚夫拥有的可不只是一点“小聪明”,他长期从事潜伏工作,对敌人的心理把握的极为准确,这才是他能够深潜其中,还不被发现的诀窍。 在这次“内鬼事件”中,施亚夫的表现尤为出色,最开始的时候,他假装怀疑情报的真实性,让小林心中对间谍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最终新四军的干部们果然成功脱身,这让小林更加坚信了“内鬼”做事不力,就算内鬼能够活着回到日军队伍里,小林也不会放过他。 抗战后期,施亚夫因为曾经的身份引起了小林信男的怀疑,他当机立断和组织联系,策划了一场起义,不光在被捕前成功脱身,还带走了一部分愿意归顺的兵力,让小林信男气得牙痒痒。 施亚夫的情报生涯惊险无比,更多的时候,他都冒着生命的危险。 然而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信仰,他在抗战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值得被尊重敬爱的革命战士。
1942年11月,新四军电报科长叛变,我军尚未察觉。不久,日军收到叛徒绝密电报,
玲珑说历史
2025-02-17 13:22:31
0
阅读: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