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后,美国报社采访麦克阿瑟对于上甘岭印象最深的人,没想到他破口大骂:“高守余就是个杀人魔王!他绝对跟美国有仇!”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战争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美国首次尝到了战败的滋味。 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内军民一片哗然。无数媒体蜂拥而至,采访那些亲历过这场战争的将士们。他们想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手让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吃尽了苦头。 作为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自然也成为了记者们的重点采访对象。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谈起战场往事的麦克阿瑟竟是怒气冲冲、忿忿不平。 尤其是当被问到在上甘岭战役中印象最深刻的人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太平洋的王牌"勃然大怒,一改往日的稳重形象,对着镜头破口大骂起来。 "中国有一个高守余,此人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魔王!我敢肯定,他一定跟美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不然绝不会像疯了一样对我们的士兵赶尽杀绝!"麦克阿瑟语气激动地说道。 将军的这番话着实让在场的记者们大吃一惊。要知道,能让麦克阿瑟如此气急败坏的,这个叫高守余的中国军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随后几个月里,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杀人魔王高守余"为题做了大量报道。仅从麦克阿瑟的只言片语中,美国民众似乎就能想象出这个中国人是个何等残暴嗜血的恶魔。 然而,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时,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原来,在中国人民心目中,麦克阿瑟口中的"杀人魔王",竟然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 要说高守余的故事,咱们得先从他的出身讲起。他是山东省昌乐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奶奶长大。 新中国成立后,高守余心里明白,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当祖国号召青壮年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奶奶,和自己的堂弟高守荣一起,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开赴朝鲜前线的征程。 俗话说得好,好铁还需磨刀枪。到了部队,高守余兄弟俩刻苦训练,很快就成长为骁勇善战的优秀战士。转眼间,炮火连天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1952年,这一仗堪称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较量。美军在兵力、火力上都占尽优势,志愿军却宁死不退、顽强抵抗。双方你来我往,在上甘岭的高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期间,高守余所在的第9连接到了夺回6号阵地的任务。这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6号阵地不仅地势险要,驻守的美军还装备精良,火力凶猛。 但在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面前,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咱们的英雄儿女。9连的将士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夺回了宝贵的6号阵地。 正当大伙儿刚喘口气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原来,丢了阵地的美军哪能善罢甘休?他们很快调动大量兵力,对这块小小的高地发起了新一轮的疯狂进攻。 顿时,无数炮弹如暴风骤雨般倾泻在志愿军的阵地上。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战壕里到处是断壁残垣和染血的尸体。等高守余从昏迷中醒来,才发现身边的战友们已经全部牺牲了。 最让他心痛的是,亲爱的堂弟高守荣也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下,再也没能站起来。在那一刻,孤身一人的高守余心里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面对马上就要卷土重来的敌人,普通人恐怕都会选择退缩了吧。但高守余没有,他咬紧牙关,拾起战友们留下的武器,下定决心要为他们报仇雪恨。 一个人的阵地守卫战开始了。无论是密集的炮火还是凶猛的冲锋,高守余都没有退缩一步。他就像钢铁长城一样,矗立在那块满目疮痍的高地上。 高守余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很快就在志愿军中传为佳话。昔日战场上的普通一兵,转眼间成了名震三军的传奇人物。 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们提起高守余,无不心生敬佩。大伙儿都说,像高守余这样百折不挠、敢于牺牲的好样儿,才是新中国军人应有的风采! 要知道,这场战争对咱们中国人来说,可不仅仅是打败侵略者这么简单。它更是一场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正义之战。所以,无数像高守余一样的热血青年,才敢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膛去迎接敌人的子弹。 后来,高守余被授予了特等功,还荣膺志愿军的二级英雄。但这些沉甸甸的荣誉,高守余一个都没舍得留给自己。
抗美援朝后,美国报社采访麦克阿瑟对于上甘岭印象最深的人,没想到他破口大骂:“高守
熹然说历史
2025-02-16 22:11:17
0
阅读:366
hehe
英雄万岁
潘帕斯
大力宣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