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1、要落实到孩子做事的细节上去欣赏和赞美孩子,欣赏和赞美孩子的最高境

琰苗评情感 2025-02-16 20:13:50

《家庭教育》

1、要落实到孩子做事的细节上去欣赏和赞美孩子,欣赏和赞美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引发孩子发出自我认同的共鸣。

2、在三个时刻父母必须要做到容光焕发,做到满溢着爱意的微笑:第一,孩子入睡前;第二,孩子起床时;第三,与孩子分开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孩子的那一个瞬间。

这三个时刻绝不可冷淡,心不在焉。

3、不要指责和批评孩子,但可以充当孩子的第三只眼睛,引导孩子自己去看见自己在做什么,由孩子自己判断对错,由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继续。

从小培养孩子觉察自己的能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从各种“看见”里面,去看见看不见的核心规律。

4、从小引导孩子去发现:什么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

区别于:通过别人的认同和赞扬带给自己的快乐。

鼓励孩子多去感受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

5、要引导孩子多做一些身心都参与的日常活动。

对比视觉这种单一的感觉器官,触觉、嗅觉、听觉、味觉更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使大脑发育更健全。

多做运动是首选,学一门乐器次之,各种手工,参与各种家务,都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手机是绝对有害的物品。视觉用过度了的大脑,发育是不可能健全的。

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整天抱着手机。

6、要及早地让孩子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父母也是会犯错的。

7、养育孩子,其实只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另一个是给孩子一个发育健全的大脑。

有了这两点,孩子长大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能用得到,也最管用。健康的身体可以保障孩子的人生可以远行,健全的大脑可以保证孩子在成年之后及早地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担负起对自己各方面的责任。

不过,当今的父母们在这两点上并没有做到。

什么是健全的大脑? 

通过德、智、体、美、劳等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全方位发育的大脑。人生是长跑,最终,健全的大脑胜,只是单向发育的大脑必败。

8、做人的父母,自己的人生即是最好的教育,追求什么,怎么实现追求;怎么待人待己;怎么步入中年、老年;怎么死去;怎么进行自我的成长和教育……

9、我以为,父亲母亲在孩子眼里最好的榜样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父亲,一个懂生活的母亲。

但凡能在孩子眼里留下以上两种印象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绝不会差到哪儿去。

若是把上述两条反过来,一个受不到人们尊敬的父亲,加上一个把生活弄得一团糟的母亲,世上没有比这更糟糕透顶的家庭教育。

注意,以上两条都与“成功”和“金钱”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与文化程度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过孩子的教育,国人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搞砸了自己的家庭教育。

一些父母自己都还没有找到自身的天赋所在,还迷茫于生命的意义,却偏偏敢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标签,设计未来。

不想过多去阐述为什么,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感受,看看自己除去有意识的行为习惯,平时潜意识的言行,哪些是与父母有关联的,从自身对父母的感受中去领悟,比我用文字去诠释,有效多了。

我说过,看清楚自己的来路,便能看清楚自己的出路。做孩子的父母,同样得从自己一路走来,父母对自己真实的影响中去领悟。

特别强调的是,做人父母,一生都在示范这两个方面的榜样,影响力绝非只是在孩子的未成年阶段。

10、家庭教育是种双向的教育,父母教育孩子,也通过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有一个很好的行为习惯:推迟自己的判断。成年人往往只有一种“对错”逻辑,孩子却拥有更多、更美好、更干净的逻辑,并不是家长总可以教育孩子,孩子也可以启迪父母的自我教育。推迟自己的判断,可以让“教育”双向流动起来,大人孩子都受益。

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成年人任何时候的“推迟判断”,都会让自己变得更智慧。

11、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快乐幸福的人,做父母的应该成为快乐幸福的典范,而非事业成功的典范,没有比快乐幸福更好的家庭教育。

你身上若没有时常表现出快乐和幸福的言行习惯,很难说你能培养出快乐和幸福的孩子。

我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

如果你的父母身上没有洋溢着幸福,一天愁眉苦脸地觉得自己很不幸,那么别听他们的关于人生的任何教条,更别让他们给你的人生指引道路。

如果你的家庭有浓郁的幸福,在人生道路上,你最该崇拜的人,首先就是自己的父母。

12、做父母的步入老年,若是还能够给步入中年的孩子偶尔指点一下人生中的迷津,孩子还总能得到启迪和收获,这样的父母绝对是值得称道的。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出这样的境界,真正睿智的老人是稀世珍品,必须是那些活到年老仍在向生命求索的人。

想想,一个人若是有像老子、庄子、孔子这样的智者父亲,是何等幸福的事。而当代人一步入老年,便不再有人生智慧的增长,也不再具备有指点孩子迷津的底气,多活几十年的人生智慧,却不如自己已到中年的孩子,这算是人生的又一种无奈和可悲。

难道不是三十岁指导十岁,五十岁指导三十岁,七十岁指导五十岁?

可惜,多数人五十岁就无法再更新自己的人生智慧了,拿什么去指导自己的孩子,拿什么去真正传承智慧。

按理说教育可以避免年轻人再犯我们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但事实上关于这点,人类从古至今也没有做到过,连我们自己,仍在重复上代人的一些悲剧。似乎上一代人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有过什么错误和教训,从来不告诉孩子们,关于人生最真实的感受,甚至多数父母,对于自己的一生,根本没有反省和感受。

多数过来人并不拿自己走过来的路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些父母们喜欢拿自己从没有走过的路,凭着自己对于别人成功的想象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做父母的人对自己也不真实、真诚,又怎么让孩子真实、真诚。

想想,都说人生是一场悲剧,无不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在传递着这样的悲剧。

13、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父母在孩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都使尽一切手段望子成龙,一旦孩子大学一毕业,就希望孩子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赶紧结婚过安稳的生活,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是怎么来的呢?说好的望子成龙呢?

14、做父母的,应该认真思考一下,除去金钱之外,自己还有什么是必须要传给后人的,并且后人拥有之后,非常受用。要说做人的高低层次,恐怕就这一点,也足以说明一个人到底活出了怎样的层次。

人还是应该去看看除去金钱之外,能够世代传承的究竟是些什么,一个人自己不曾拥有,很难说自己的子孙可以拥有。

15、对于人类来说,最有意义的事业,就是教育。

0 阅读:30
琰苗评情感

琰苗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