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缴获了3000条毛毯,89师政委王直却下令全部剪碎,战士们不理解:“政委,大冷天的,干嘛要把毛毯剪碎啊?” 1950年10月,中国派出了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全部都是自愿报名参战的。他们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告别父母妻儿,告别熟悉的家乡,远赴异国他乡,去和侵略者战斗。 志愿军刚到朝鲜时,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首先是武器装备的问题。当时新中国才刚刚建立,武器装备远不如美军先进。很多志愿军战士,手里只有一支老式步枪,身上穿的还是单衣,脚上穿的也不过是布鞋。 其次,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后勤物资普遍短缺,给养也不足。许多战士只能靠着几片压缩饼干,一天到晚在冰天雪地里战斗。晚上睡觉,能有个临时的土坑就不错了,大多数时候只能躺在雪地里,几个人抱在一起取暖。 在这种情况下,去跟全副武装的美军作战,是个多么艰巨的任务啊。但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仇敌忾,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创造了一个个战争奇迹。 就说89师吧,这可是志愿军的一个劲旅。1950年11月初的一天,他们在江界县遭遇了敌人。敌人是美军陆战1师,是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斗中,89师缴获了许多敌人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其中,就有3000多条毛毯。要知道,对当时的志愿军来说,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因为部队冬衣少,棉衣更是凤毛麟角。晚上睡觉,战士们只能靠互相取暖来抵御寒冷。 战士们抢回了毛毯,那个高兴啊。有了毛毯,晚上就不用挤在一起瑟瑟发抖了。可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师里的政委王直,却下令把所有毛毯全部剪碎。这可把战士们给整懵了。 大伙议论纷纷:"这是咋回事?好不容易弄来的毛毯,咋还给剪碎了呢?""就是,大冷天的,盖床毛毯多暖和啊。""政委咋想的?这不是糟蹋东西吗?" 面对大家的不解,王政委耐心地解释。原来,缴获的毛毯虽然有3000多条,可是志愿军10多万人呢。如果按人头分,每人连一条毛毯都分不到。与其大家都分不到,还不如充分利用,发挥最大作用。 王政委说,现在是打仗,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保暖御寒。如果把毛毯剪碎了,做成棉背心,棉手套,棉鞋垫,不但每个人都能分到,而且还更实用。穿在身上,不管是白天战斗还是晚上睡觉,都能起到保暖作用。 大伙一听,都恍然大悟。是啊,王政委考虑得多长远啊。他为大伙着想,才下令把毛毯剪碎的。这一下,不但89师的战士,连其他部队的战士,都能穿上取暖的衣物了。王政委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先人后己的革命精神。 志愿军就是靠着这种革命精神,靠着集体主义的团结协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最后,他们赶走了来犯的敌人,赢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但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志。 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王政委巧用毛毯,充分体现了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不但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员,更是一位父母官,时刻为战士们着想。 志愿军战士不仅能出色完成作战任务,在后勤保障方面也是十分出色。面对敌人留下的各种物资,他们从不浪费,能用的东西总想方设法加以利用。 但是,由于中美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志愿军战士们往往对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一头雾水。像巧克力,在美军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零食,可到了志愿军手里,他们还以为是药品,生怕吃了有问题,甚至还把它叫做 "洋鸦片"。 咖啡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那黑不溜秋的粉末状物体,志愿军战士们哪见过啊。一开始,有人还以为是火药,小心翼翼地拿火柴点,生怕把自己炸了。后来知道是饮料,就又泡来喝,谁知道又苦又涩,让人难以下咽。大伙抱怨道:"美国兵咋就爱喝这玩意?""就是,一点都不好喝,真不知道他们咋想的。" 面对满仓库的咖啡,喝又不愿喝,扔又怪可惜。志愿军战士们发愁了好一阵子。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大伙把咖啡和雪搅和在一起,和成泥状,做成了路标。这样一来,行军打仗的时候,看到黑乎乎的咖啡渍,就知道这是走过的路了,可以避免迷路绕远。 这事传到志愿军首长那里,他们都惊叹不已。要知道,咖啡在当时的中国可是稀罕物,就连志愿军的高级将领都很难喝到。可现在,战士们拿来"和泥巴",这得多奢侈啊。但细细一想,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呢?物尽其用,因陋就简,这不正是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吗?
1950年,志愿军缴获了3000条毛毯,89师政委王直却下令全部剪碎,战士们不理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2-15 23:35:10
0
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