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个误区,即认为「天下」的概念是从周朝开始的,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古三坟和尚书的记录,就能知道天下的概念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提挺氏」,按推算,应该在旧石器末期,新石器开端,大概两三万年之前
应该是他通过天下的概念化解了人类动物性的族群纷争,开始寻求和睦共处,互利共赢的,在此之前,都是丛林社会,弱肉强食,动物般的世界
「天下」成为一种完整而成熟的体系,最晚则不会晚于尧,因为尧已经开始向四方派驻大臣驻扎,可以认为这就是商朝派箕子去对朝鲜,明朝派三十六姓去琉球是一样的政策,是宣化和启蒙各族的
伏羲是介于提挺氏和尧之间的,明确记录的是,从他开始仰观天象,俯察地法,创建八卦和书契,之后有神农,再后黄帝,此三人被后世尊为三皇,之后才是少昊唐尧等五帝
商朝还有被称为帝的,但是到了周,没有一位称为皇的,也没有称为帝的,都只是王,道德功业水平实际要低很多
古代道德功业最高的是皇,其次帝,再次王,之后是侯,公,伯,子,男.....
所以从称号来看,也能看出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而赢政,则是第一个称始皇帝的
所以完成天下一统,是中华文明自提挺氏开始的一贯的传统,是会被封皇尊帝的,王啊霸啊其实都是小儿科,那点儿追求本身都不配受尊敬的
了解了这些,你只能认为蓝星上只存在一个文明,即中华文明,是提挺氏让人类从动物界走出来的,否则人类一直都在丛林社会之中,根本不可能有科技进步,社会制度,文明昌盛
所以古三坟中称其为神人,皇和帝都不足标榜他的功业了
.